《大学国文》(第二版) 第六章 元明清及近代国文.pptxVIP

《大学国文》(第二版) 第六章 元明清及近代国文.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元明清及近代国文;第一节 元明清及近代历史概说;元朝统一后,成为世界性的庞大帝国。它继续向海外扩张,勤于征讨,疏于建设。定都大都后,统治者迅速堕落,吏治腐败,财政凋敝,纲纪废弛。加上强硬的军事专政统治和严厉的民族歧视政策,使社会矛盾很快激化。1344年,以煊赫武功建立起来的大元帝国如洪涛溃岸一般,轰然坍塌。 ;成吉思汗 忽必烈; (二) 明朝弊政与覆亡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今南京),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在应???(今南京)即位称帝,国号明,是为明太祖。 1627年,明末农民战争爆发,不久,清兵入关。在内忧外患之中,腐朽的明王朝土崩瓦解。 ;(三)清王朝统治与中国近代史的揭幕 1644年,大清王朝宣告诞生,定都北京,尊努尔哈赤为清太祖。 19世纪70年代,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强权政治露出端倪,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愈演愈烈。中国成了争夺的主要对象,先后爆发了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对北京的入侵。不堪一击的清政府束手无策,不断割地赔款,听任宰割瓜分。 ;宣统三年(1911年),积重难返的社会矛盾到了临界点。10月10日,武昌首义枪声打响,辛亥革命爆发,敲响了大清封建帝国的丧钟。年底,孙中山回国,各省代表推举他为临时大总统,组织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翌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是为民国元年。2月12日,宣统皇帝宣布退位。至此,由公元前211年秦始皇揭开的中国封建社会史画上了最后的句号。 ;二、元明清社会经济 (一)元明清农业 来自草原的元朝统治者对农业比较生疏,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推行汉法,激励农耕。由于措施比较得力,元朝农业生产得到发展,耕地有所扩大,人口明显增加,最多时达到8000万人左右。 ;明朝政府也非常重视农业。儒士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以农业生产为核心,得到朱元璋采纳。至永乐年间,“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仓廪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 清政府沿袭前朝做法,以鼓励垦荒、大兴水利、调整赋税为核心内容,推行积极的农业政策,很快收到成效。;(二)元明清手工业 元朝官、私手工业均有发展。官办手工业仍以作坊为主。 明朝城市繁荣,流通和贸易活跃,刺激了手工业的发展,规模扩大,技术改进,产量增加,分工细化。制瓷业采用新工具和新工艺,产品质量得到较大提高。 清朝的手工业繁荣,无论是生产规模、雇工人数、技术水平、产品质量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三)元明清商业 元代商业非常活跃,政府通过专营专卖政策对贵重金属、茶、盐等实施垄断。 明代货币商品经济的发育加快。包括粮食在内的农副产品到明代已经成为商品进入流通市场。 清政府视工商为末业加以抑制。但社会的巨大需求仍然有力刺激了商业的活跃和城市的繁荣。;(四)元明清社会管理 在中央行政方面,元代以中书省为政务总管机构,枢密院为最高军政机构,均由皇太子执掌。明清两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取消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建立了独立于行政机构之外的内阁,皇帝实际上兼元首和首相于一身。 在地方行政方面,元代创立了行省制,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地方行政体制。明代沿袭行省制,形成了行政、司法、军事三权分治,互不统属的政治体系。清代以明制为基础,有所改创,总督和巡抚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并称“封疆大臣”。 ;三、元明清民族与文化 (一)元明清民族 元明清三代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大融合时代。 蒙古族、回族、满族、藏族。 (二)元明清哲学与宗教 元明清哲学以儒家哲学为主。 ;明代中期的阳明学派。创始人王守仁,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是唯心主义“心学”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主要集中于三大学说:格物致知说、知行合一说、致良知说。他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格物”的目的是“致良知”。而良知则是“天理”,是本体,也是真理和道德的标准。知行合一是达至良知的唯一途径。 ;元明清及近代的宗教文化繁荣活跃。元代蒙古人大都信仰萨满教,少数部落信仰景教(基督教的一派)。忽必烈时期加强了与西藏的联系,藏传佛教(喇嘛教)开始在蒙区流行。明代,藏传佛教格鲁派传入,后被确定为蒙古族的统治宗教,并废止了萨满教。 ;(三)元明清及近代教育与科技 元明清三代科举制极盛而衰,近代教育终于兴起。 中国近代教育肇端于洋务运动。 ;元明两代的科学技术较以前有新的发展。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制了多种天文观测仪器,建立了27个天文观测台、站,编订了《授时历》,将一年定为天。;明代科学技术在多个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清代科技发展出现了停滞的趋势,这是由于官方和学界热衷于“心学”,轻视科技。 在数学领域,李善兰(1811—1882)论述了高阶等差级数求和方面的问题,所列公式被国际数学界称为“李善兰恒等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一帆风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32143125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