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皮炎的诊断要点及治疗【皮肤性病科】.ppt

药物性皮炎的诊断要点及治疗【皮肤性病科】.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其 他 类 型 湿疹型、紫癜型、痤疮样、光感型药疹 临 床 表 现 Clinical feature 固定型药疹 荨麻疹型药疹 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药疹 多形红斑型药疹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其他类 固定型药疹 fixed drug eruption 致敏药物:解热镇痛类、磺胺类、巴比妥类等 好发部位:皮肤粘膜交界处。躯干四肢可发病 皮疹特点:圆形或类圆形水肿性紫红斑,愈后 有烟灰色色素沉着斑 固定部位:如再用类似药物,在原药疹处发疹 自觉症状 :以瘙痒为主。 荨麻疹型药疹 urticarial drug eruption 致敏药物:青霉素类、血清制品、痢特灵等 特点:起病急,剧痒,皮疹为红斑、风团,类似荨麻疹,但持续时间长。可伴发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腹痛及血清病样症状。 麻疹样或腥红热样药疹 morbilliform or scarlaliniform drug eruption 致敏药物:青霉素类、先锋类、磺胺类、解热镇痛类、巴比妥类等。 急起,自觉瘙痒 ,可伴发热等全身症状。 麻疹样型:斑疹、斑丘疹,对称分布,泛发全身,以躯干为多。 猩红热样型:初起为小片红斑,从面、颈、上肢、躯干向下发展,2~3天遍及全身,相互融合伴肿胀。 多形红斑型药疹 erythema multiforme drug eruption 致敏药物:磺胺类、解热镇痛类、巴比妥类 多对称分布于四肢伸侧、躯干,可累及粘膜。 境界清楚的园形或类园形水肿性红斑,中心呈紫红色,常有水疱似靶形或虹膜。 自觉瘙痒,严重者伴疼痛。 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 疼痛剧烈。 伴高热、肝肾功能损害、继发感染等 。 红斑上出现水疱、大疱、糜烂、渗出。皮损泛发,尤其口腔、眼、肛门、外生殖器等腔口部位严重受累。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drug-induced exfolialive dermatitis 致敏药物:磺胺类、巴比妥类、抗癫痫药、别嘌呤醇等 起病缓,常用药20天起病,病程长达数月。 斑疹、斑丘疹融合成全身弥漫性潮红、肿胀,两至三周红肿消退,出现大量脱屑,手足呈手套或袜套状剥脱,可有粘膜受累。 有全身症状,可伴脏器损害 ,药物性肝炎常见。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drug-induced bullosa epidermolysis 致敏药物:磺胺类、抗生素类、解热镇痛类、巴比妥类等。 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全身症状重。 弥漫性红斑上出现大小不一的松弛性水疱或大疱,尼氏征阳性,稍受外力可形成大面积的表皮坏死松解,或大面积糜烂及大量渗出。 粘膜广泛受累,伴脏器损害。 What’s your diagnosis? 湘雅二医院皮肤科肖嵘 药物性皮炎的诊断要点及治疗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定 义 又称药物性皮炎(dermatitis medicamentosa) 药物通过内服、注射、吸入、灌肠、使用栓剂或通过破损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在皮肤、黏膜上引起的炎症性皮疹,重者可致系统损害。 药物反应(不良反应):药物引起的非治疗性反应。 药物过量 (overdosage) 不耐受性 (intolerance) 特发性 (idiosyncracy) 副作用 (side effects) 过敏反应 (anaphylaxis)药物性皮炎是过敏反 应最常见的类型 等等; 药疹占住院病人百分数 1.2% 2-3% 8-10% 60年代引起药疹的常见药物 21.6% 14.3% 12.3% 11% 40.3% 25% 25% 19.2% 13.5% 11.5% 5.8% 90年代引起药疹的常见药物 病 因 个体因素:遗传因素(过敏体质),机体的状态等。 药物因素: 抗生素类 解热镇痛类 镇静催眠药和抗癫痫药 抗痛风药物 异种血清制剂及疫苗 中药 发 病 机 制(一) 免疫反应(即变态反应): 少数大分子药物(血清、疫苗等)是完全抗原。 多数小分子药物(原形、其降解或代谢产物、其中的赋形剂及杂质)是半抗原。 少数药物(磺胺、四环素、补骨脂等)在光照的诱导下变为抗原性物质引起免疫反应。 发 病 机 制(二) 与 药疹有关的变态反应: Ⅰ型(速发型

文档评论(0)

sh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