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锦记家族宪法
李锦记家族宪法
PAGE / NUMPAGES
李锦记家族宪法
李 锦 记 家 族 宪 法
一个华人家族拥有自己的家族宪法不常见。李锦记家族委员会成立后,将拟订家族宪法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其包含以下重点内容:
股权的继承和转让:股东须拥有李锦记家族的血缘,不限男女。股东想要退出,股份由公司一致购回;
家族成员的雇用:欢迎家族成员加入家族公司,但一定在家族外的公司工作 3-5 年才能进入家族公司,应聘的程序和入职后的查核一定和非家族成员同样;进入公司后工作犯错也要受处分甚至炒鱿鱼;
董事会:董事会成员由家族委员会选择对业务有兴趣的家族精英出任,可邀请外面非履行董事。主席由家族成员出任,家族委员会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选定董事会及各个业务的主席,主席能够蝉联。
尚在议论中的宪法条款还包含李文达与 5 个子女的三条非正式商定:不要晚成婚、禁止离婚、禁止有婚外情。李文达注意到好多家族买卖衰败,完整不是因为自己能力问题,而是家族构造杂乱,所以他与子女商定,违犯后两条将自动退出董事会,仅保存股份,在家族委员会和公司决议中也将不再享有讲话权和决议权。
李锦记家族委员会下设 5 个部门:酱料调味品和中草药健康产品的业务单元、家族办公室、家族基金、家族投资和家族学习与发展中心。每个项目的负责人任期两年。
家族委员会成员到了 70 岁便一律退出。家族宪法在 75%的家族委员会成员投票赞同的状况下才赞同改正,其余议题则能够超出 50%就经过,假如出现两方票数同样的状况,就以摇骰子的方式决定。
接班人的培养是每个家族公司最挠头的事项,李锦记家族也不例外。李锦记有一个“超级妈妈小组”。家族里的妈妈们每个月碰一次面,沟通对孩子的教育经验,从小为孩子灌注家族的理念和价值观。
每年,李锦记都会组织全家族旅游, 26 个家庭成员都要参加, 经过这个聚会的时机,分享家族的快乐、责任、知识。
在李文达眼中,“公司不过家族的一部分, 我们更关注家族怎么连续, 家族利益至上。没有家族内部的和睦,家族公司的长远发展就无从谈起。 ”
依靠严格的质量管理和强盛的市场拓展能力,首创于 1888 年的香港李锦记,在上世纪 70 年月被快速打造成一个蜚声国内外的酱料王国。李锦记蚝油在美国已经占到了88%的市场份额,在日本的据有率排在第二位。
进入内陆 20 年里,李锦记一直保持着每年 25%的增速,从未亏过钱。但是这样一家快速成长的公司,其股权一直 100%家族控股,既不引进战略投资者,也不考虑上市。
度过了两次家变危机,历经四代,从最先的家庭小作坊发展成为大型公司公司,李
锦记是华人社会中少见的长寿家族公司,依靠连续创业以及家族价值观的成立,其打破
了华人家族代际传承过程中的阻挡。
分家
因为闪避一班恶霸的追杀, 广东新会人李锦裳在 100 多年前沿着珠江到达广东香山。一次有时,他烹饪蚝肉给餐厅客人时忘掉了关炉火,白色的蚝汁在锅里浓缩成咖啡色,但是一品味,滋味出奇地好。此后,当地挂出了“李锦记”蚝油庄的招牌。
1902 年,蚝油庄毁于一场大火,李锦裳全家南迁澳门。二次创业的李锦裳辞世后,财富由三个儿子均等继承。老大没心经营,业务主要由另两个儿子负责,而老三李兆南则成为了实质管理者。
李兆南致力于改良生产及提升产质量量, 产品线也从单调的蚝油向其余调味品扩展,使李锦记蚝油及虾酱热销于北美各大城市。 1932 年,李兆南将公司总部迁往香港。
随后,李氏第三代陆续加入了家族业务。老大和老二的儿子较早加入,老三李兆南的长子李文达则独立在外经商,直到父亲退休后才受邀加入家族业务。
也就是在第三代掌握家族买卖的这段期间,李锦记一度步入阻滞期。因为向来走高
端路线,一般市民买不起,只有较富饶的人材能享受,所以直到 20 世纪 70 年月,李锦记仍旧保持手工作坊式的生产,职工可是 20 余人。
回到家族公司后的李文达存心推出一般化的产品,提升产品销量,但与几位表兄弟经营观点相左,难以发挥创业志向。
1972 年,李锦记发生第一次家变。老大和老二的子女因与李文达的经营观点矛盾,最后李文达把另两房的股份买过来。
依靠条一产品、单调市场就获取酱料品德业的主导地位,但李文达理解,长此过去李锦记是不会有兴起可能的。于是,他致力于改良生产工艺,降低产品成本,本来只有王侯将相才吃得起的蚝油很快在欧美、东南亚、香港等地进入千家万户和一般餐馆,成为大众生活的必要品。
但 10 年不到,因为弟弟生病,李文达兄弟间也产生疏歧,弟弟要求清理股权。高昂的索价致使两方不得不对簿公堂。最后李文达收买弟弟股份,但收买巨资一度使李锦记堕入财务窘境,没法投资兴建工厂,李文达堕入了内忧外祸。
从 1980 年开始,李文达的五位子女应召接踵学成回港加入公司。同期,李锦记开始引入最新的管理文化和科学技术,加快了现代化发展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