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学实验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
微生物学实验
课程英文名
Experiments ofMicrobiology
课程代码
131A04E
课程学分
1
总学时数
34
课程类别
□通识课程
□学科基础课?专业课
?实验实践课□其他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其他
课程形态
□线上
?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
□其他
考核方式
实验考核
开课学院
海洋学院
开课基层教学组织
水产系、生物系
面向专业
水产养殖、生物技术
开课学期
2.1
课程负责人
审核人
先修课程
“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
后续课程
“水产动物疾病学”“水生动物疾病诊断与防疫技术”
“水生动物病原与免疫学”等
课程网址
/mycourse/teachercourse?moocId=214553965clazziddit=truev=0cpi=0pageHeader=0
课程简介
《微生物学实验》是水产养殖学专业拔尖人才创新班和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微生物学》的配套课程。本课程共设10个实验,主要教授学生显微镜和油镜的使用、细菌的各种染色技术、四大类群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培养基的制备及灭菌、细菌分离和计数及细菌基本生理生化反应测定等实验原理和操作技能。目的旨在进一步促进学生掌握课堂讲授的微生物学知识,同时了解和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较系统地掌握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结构特点、细菌染色方法、培养基的制备及灭菌、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及鉴定等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初步具备不同微生物类群的培养分离、鉴别及利用有益微生物和控制有害微生物的能力。
(英文)(双语课程必须写)
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与《微生物学》相配套的实验实践课程。课程通过完成跟理论相应的有关实验,使学生掌握微生物研究相关的基本技术操作,加深学生对微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提高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实验内容和基本操作过程提高学生对实验室安全及生物安全的认识,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实验态度及理解生态循环、和谐生态的理念。
表1 课程目标
序号
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及时了解微生物学的国内外新技术和发展趋势,树立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意识,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防范意识。
课程目标2
能够运用不同微生物类群的菌体形态特点和菌落形态特点,鉴别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等四大微生物类群。
课程目标3
能够运用革兰氏染色、芽孢染色、鞭毛染色等特殊染色方法及细菌物质代谢特点,初步掌握细菌鉴定方法。
课程目标4
能够选择和运用培养基,初步具备从自然界分离、培养、计数目的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等主要微生物类群的能力。
课程目标5
能够运用消毒和灭菌的原理,初步掌握实验室不同实验用品用具的消毒和灭菌方法。
课程目标6
能够运用微生物学知识和技术,初步具备利用有益微生物,控制有害微生物的能力。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情况如表2所示:
表2-1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水产)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
目标
毕业要求1. 理想信念与人文素养:政治方向正确、人格健全、法制意识强、三观正确;具有三农情怀,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弘扬民族文化和务实的科学精神;身心健康,能够适应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1.2 充分理解农业文明、林业发展和乡村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具有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情怀和“爱农知农为农”素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1
毕业要求2.专业知识要求:系统学习和掌握水产养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现代化水产科技和动态。
4.1较为系统地掌握水产动物形态分类、组织结构、生理生态、渔业资源开发、水产经济动植物的增养殖技术、育种、营养与饲料研发、病害防治、渔业水域环境及保护、现代渔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2,3,4,5,6
毕业要求3.专业技能要求:掌握水产养殖的基本研究和实验技能,包括调查、生产、撰写报告等;能否涉及水产养殖设施和装备,对工艺的质量进行评估和优化;能否将养殖科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并对工程工艺的安全性和合法性进行评估。
5.1掌握水产养殖研究的基本方法、手段和相关实验操作技能;能运用生物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知识,分析渔业资源和开展环境调查与规划;熟练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甲壳类、贝类、藻类的人工育苗,以及遗传育种和集约化养殖等生产实践环节的关键技术;具备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水产增养殖实践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撰写项目方案、可研报告和设计课题的基本能力。
2,3,4,5,6
毕业要求4.专业综合素养:具有探索精神,敢于质疑;具有安全和环保意识,遵守职业道德; 能否将现代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