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情分析】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开始有主见,但往往过激、偏面,缺乏对“规矩”、“法律”准确的心理定位。往往只看到其约束自己的一面,而较少认识“规矩”、“法律”对社会生活秩序正常运行的必要性,从而对其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反感,抵触心态,不能自觉遵规守法,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资源分析
可充分利用所学生对知识了解的特点,并可用网络搜集方法进一步了解。
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已接触过一些案列,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凭借这些知识和生活经验初步感悟本文内容。
教师分析
充分利用教参和网络资源。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兼收并蓄,整合教师资源。根据目标特点和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协作学习能力。
教材分析:本框共安排两目内容。
第一目“认清犯罪的危害”通过青少年犯罪的案例说明犯罪的危害。
第二目:“加强自我防范”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常见的不良行为及其危害,探讨、归纳出避免或矫治这些行为的有效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林某等4名七年级学生在篮球场观看篮球比赛,看到激奋之处,大喊大叫;为发泄不满又多次用易拉罐投掷场上的裁判员。经警察教育后,仍不知悔改,最终被公安机关处以治安拘留4天。对此,你认为( )
A、杜绝不良行为就不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
B、林某等人的行为是在伸张正义
C、因为林某等人是中学生,所以没有受到刑事处罚
2、小明在上 \o 小学 小学时就有偷拿别人东西的习惯,后来发展到在社会上偷拿钱物。一次趁人不注意拿走超市手机一部。这说明违法犯罪行为都有( )
A、从小开始的
B、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
C、从贪小便宜开始的
D、从结交坏朋友开始的
D、我们应该树立法律意识,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
3、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设专章规定了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下列选项属于“严重不良行为”的是( )
①旷课、夜不归宿 ②多次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③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④吸食毒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一个具有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的人,一般不会因为贪图钱财而贪污、盗窃、抢劫等而走上犯罪道路。”这句话表明( )
A、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公民守法 B、道德调整的范围比法律广
C、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公民护法 D、法律调整的范围比道德广
5、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下列俗语中与其他不同的是( )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C、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D、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二、多项选择题
1、据有关部门统计,100名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在学校纪律差、无心向学的有90人,由于好奇而吸毒走上犯罪道路的有32人,由于沉迷于网吧、浏览色情网页而犯罪的有32人。这说明( )
A、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有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
B、青少年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C、青少年要防微杜渐,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
D、青少年要明辨是非,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2、据有关部门调查,在我国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中,绝大多数在违法犯罪之前很少或根本未接触过法律知识。他们视法律为儿戏,在作案时根本没想到或不知道这是违法犯罪行为,也很少知道或不知道这种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这说明( )
A、缺乏法律知识和法律观念淡薄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
B、必须及时对未成年人进行普法教育
C、法律体系不完善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根本原因
D、青少年学习法律常识是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
3、为了筹集8元钱的上网费用,沉迷网络游戏与色情网站的15岁男孩高明(化名)铤而走险,尾随抢劫了一名成年女生。2011年5月3日,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以抢劫罪依法判处高明有期徒刑一年零三个月。这一案例给我们的警示是( )
A、预防违法犯罪,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B、不良诱惑会使人无视法法律尊严,损害他人和社会
C、上网会导致犯罪,青少年应远离网络
D、我们应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4、中学生贾某曾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但是自从结识了社会上游手好闲的“朋友”后,为了能负担起“消遣”开支,他开始小偷小摸,继而发展到偷盗同学家的财物,最后在行窃时被当场抓获。这说明( )
A、犯罪行为人的心理都是想获得某种满足
B、一个人如果法制观念淡薄,就很容易从一般违法发展到犯罪
C、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自觉依法自律
D、只要提高道德水平,就不会犯罪
三、简答题
七年级学生小柯经常迟到、旷课,甚至夜不归宿。家长和老师多次找他谈心,耐心教育他,可他总认为那都是小事。一次因与责备自己的父母争吵几句,小柯一气之下便冲出家门,整晚没有回家。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化学式书写专项提高练习.docx VIP
- 妇产科—妊娠高血压疾病ppt(课件).pptx
- DB32T 4269-2022 医疗机构污泥处理技术规范.pdf VIP
- [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保护环境作文800字.docx VIP
- 地球小博士题目100道.pdf VIP
- 《学习用品我整理》教学设计 小学劳动 一年级.docx VIP
-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数学试卷.pdf VIP
- 机械工程队挖掘机、轮式推土机、推土机操作保规程.doc VIP
- 2024年创新方法大赛理论测试模拟试卷含答案.doc
-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3课《国旗国旗真美丽》课件(19张PPT内嵌音视频).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