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焦清扬: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立法透析与制度反思
焦清扬: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立法透析与制度反思
?1
?1994-2016 Chirta Academic Journal Eke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Lnet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6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
?1
?1994-2016 Chirta Academic Journal Eketronic Publishing HsniM A】] rights rtjservcd. http」『ki和仇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6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总第153期)
?1
?1994-2016 Chifta Academic Journal Ekctronic Pi]hlLShing Houm A】] rights reserved. httpAkiLnet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立法透析石制度反思
焦清扬
中国人民大学 法学院,北京100872)
摘 要: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这一行为之属性符合私法中的所有权社会化原则 ,其作为一种社会
现实普遍存在于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之中 ,其背后蕴涵着深刻的私权保障要求 。虽然《国有土地
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在立法理念与技术上较原有法更为先进与合理 ,但在实体规制与程序设置上
仍存有缺失,故公共利益的清晰界定、拆迁补偿标准的明确设立以及拆迁程序的细化规范是解决国有 土地上房屋征收所出现问题的必由进路 。
关键词:房屋征收;公共利益;私权保障;拆迁补偿;正当程序
中图分类号:D9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3275 2016)01 -0121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用地规模激增使得土地及附着于其上的建 筑物之征收不可避免,并因此需要拆除相应土地上的建筑物 、安置相关人员。在征收中,产权主体均竭
力争取对城市土地中蕴含无明确归属之显化的潜在租值 ,且相关征收制度被异化所生之权利和权力的
冲突与较量,而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之暂付阙如引致了城市发展与私有财产权保护关系的扭曲 ,使得
各方以利益博弈者的身份相互对峙 。虽然2011年《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已经颁布施行,
但具体的规制内容仍存有漏洞,对被征收人私权保障的力度依然孱弱 ,暴露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①法
律制度的结构性悖论和实践操作中的功能性混乱等诸多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问
题进行深入研究。
一、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私权保障要求
我国《物权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 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 。”第三款继续规定:“征收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 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 ;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 的居住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说,《物权法》确立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的私法基础与私法要求 ,填
** 收稿日期:2015 -07 —29
作者简介:焦清扬1990— 八男,江苏扬州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民法学。
① 在我国,“房屋征收”与“房屋拆迁”的含义与关系一直是一个令人纠结的话题 。国务院1991年制定,2001年修正的《城市房屋
拆迁管理条例》使用的是“房屋拆迁”,《宪法》使用的是“私有财产征收”,《城市房地产法》《物权法》同时使用了房屋征收和拆迁的概念 并将二者视为同一性质的行为 ,国务院2011年1月21日发布实施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使用的是“房屋征收”,但在实
践中,人们仍习惯将该条例称之为新 《拆迁条例》。在理论上,拆迁是拆迁人对已经取得所有权的房屋的处置和对原房屋所有人的安置
行为,所以拆迁既可能是征收后的行为 ,也可能并非是征收的结果 。本文中所使用的“拆迁”均是属于所有权征收后的一个环节 ,是以征
收为基础而表征在事实上的行为与效果 。参见王克稳:《“房屋征收”与“房屋拆迁”的含义与关系辨析 ——写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
与补偿条例〉发布实施之际 载《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121 补了规范与事实的缝隙,体现了 “法治的基本要求 形式法治)是‘法律主治’”“。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这一行为属性符合私法上的所有权社会化原则 。传统私法秉承所有权绝对
原则,其过度强调个人的绝对权利所带来的弊害使得现代权利观念逐渐由个人权利转向社会权利 。德
国学者耶林在其 《法律的目的》一书中指出:“所有权行使之目的,不独应为个人的利益,同时也应为社 会的利益,因此现今应以‘社会的所有权‘制度取代’个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