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岸下游存弃渣场施工措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右岸下游存弃渣场施工措施 右岸下游存弃渣场施工措施 PAGE / NUMPAGES 右岸下游存弃渣场施工措施 云南省西双版纳回龙山川电站 土建、金属构造及机电设备安装工程 右岸下游存弃渣场施工方案 1、编制依照 1.1《右岸下游存弃渣场部署图 1/3 ~3/3 》(ND62-KM3352-0944-62-01~03) 1.2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规范》( DL/T5129-2013) 1.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丈量规范》( SL52-1993) 1.4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DL/T5144-2001) 1.5 回龙山川电站主体工程招标技术文件 第三卷 2、弃渣场概略及特征 存弃渣场位于云南省勐腊县勐仑镇速底村小黑江与曼赛河交汇处南侧 之台地上,多年均匀降雨量 1600mm,地表水丰富,外侧为小黑江,设计防洪 高程为 ▽590.47m ,规划占地约 221 亩,占地多为旱地、水田和林地,填渣 最大高度为 48m,终填高程为 ▽ 640.0m ,规划容量为 371 万立方 。规划寄存 右岸溢洪道、导流明渠等开挖的土石方。渣场特征见表 2-1 《渣场特征表》 表 2-1 渣场特征表 序号 项目 渣场容量 规划容积 最大堆渣边坡高度 堆渣坡比 拦渣坝坝型 渣场防洪设计标准  单位 特征指标 备注 3 471 万 m 3 371( 自然方 ) ,440( 松方 ) 万 m m 48 1:1.6 M7.5 浆砌石拦渣坝 3 小黑江, P=2% m/s5260 7 拦渣坝最大高度 m 5 8 拦渣坝总长度 m 692.1 3、渣场防备工程设计工程量 渣场防备工程设计工程量见表 3-1 《渣场防备设计工程量表》 表 3-1 渣场防备工程设计工程量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目 备注 1 土方开挖 3 12575 m 2 石方开挖 3 3144 m 3 垫层 C15混凝土 3 2042 m 4 M7.5 浆砌石 3 9533 m 5 反滤料 3 3706 m 6 石渣回填 3 3125 m 7 M7.5 沙浆抹面 2 690 m 8 C20混凝土 3 4054 m 9 钢筋 t 535 10 沙浆描杆 φ 25L=3m 根 11718 11 植草 2 47061 m 4、存弃渣场寄存规划 设计存弃渣场分三个地区,沿水流方向分别堆放黏土、石渣(含施工废 料)和耕植土,为了利于边坡稳固,要求:含土粒许多的弃渣料堆放在靠山 一侧,含块石许多的弃渣料堆放在渣场坡面。 此中对寄存黏土作了明确规定。 是为回采土料上坝,终采设计线高程为▽ 628m。 原设计耕植土设置在存弃渣场下游靠山边地点,运输距离较大;又因现 已进入开挖施工顶峰,道路修建尚需一准时间;加之当地地质成因 [ 地表上 层为 (Qdl) 坡积粉质黏土 ] 及今年厄尔尼诺(雨水多)天气,对开挖出渣运输 影响较大。为加速一期开挖进度,依据现阶段施工生产状况,对存弃料场进行以下调整:在原设计黏土与石渣堆放交界临山地点增设耕植土堆放区,作为溢洪道一期开挖、 R1等场内施工道路表土及左岸场所平坦耕植土堆放区(Ⅰ区)。Ⅱ区、Ⅲ区用于堆放存弃渣场内耕植土。 存弃渣场▽ 608m以下能够堆放各种渣料, ▽608m以上严格按料场规划堆放各样渣料。 弃渣应分层堆放,每层高度 5~8米。 因为渣料自然休止角大于设计坡度,为了减少边坡修整工程量,弃渣底边应与拦渣坝内边距离不小于 5m。 存弃渣场置于大片耕地和农田之上,为解决复耕用土问题,在弃渣未推动至耕地和农田以前,用机械将表土运至场内指定耕植土寄存区堆放。 详见《右岸下游存弃渣场部署图》 5、施工道路部署及设计 5.1 存弃渣运输道路 设计弃渣运输道路编号为 R8,设计路面宽度为 7,5m,为砂石路面,在 小黑江大桥右岸桥头接 R2 等场内骨干道路至存弃渣场上游。 R10 为炸药运输道路兼作弃渣运输道路。因炸药库选址时,当地民爆 器械管理部门将其定在存弃渣场上游右边的山坡上, R10 道路部署随之改 变,道路从存弃渣运输道路 R8 的 k0+715 修至炸药库。 从 R8 终点沿黏土堆放地区修一运输道路 (L1,终点坐标 X=421592.234 , Y=2437631.348 ),作为黏土寄存运输道路。 从 R8 终点沿黏土堆放区边线修一运输道路( L2,终点坐标: X=421646.032 ,Y=2437566.935 ),作为耕植土寄存运输道路。 从 L2kO+140(起点坐标: X=421584.892 ,Y=2437566.935 ) 沿石渣堆放地区修一运输道路( L3,终点坐标 X=421783.517 ,Y=2437446.931 ),作为石渣堆放运输道路。 因为 R8道路终点约为▽ 620m,设计存弃渣顶面为高程▽ 640m,所以,▽6

文档评论(0)

150****62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