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语文 寒假作业4 古代诗词阅读(含解析).docxVIP

新教材高中语文 寒假作业4 古代诗词阅读(含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2 古代诗词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别韦司士① 高适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只言啼鸟堪求侣②,无那③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④边柳向城。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注】①司士:官名。此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五年(737)春天。韦司士路经滑州,渡黄河北去,诗人与州郡中官吏夜间设宴为韦送行。韦司士与诗人就是这次宴会上所结识的新交。②啼鸟堪求侣:《诗经·小雅·伐木》中有“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的句子。堪,能。求侣,呼唤同伴。③无那:无奈、无可奈何。④白马津:古代黄河津渡名,在今天河南省滑县东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高馆张灯”言环境之豪华,酒香清洌言酒菜之丰盛,足见待客之殷勤。 B.次句选取“夜钟”“残月”“雁归声”等意象,渲染了凄清,寂寥的别离气氛。 C.颈联展开想象,设想友人别后行程,对仗工整,情景交融,充满了离情别意。 D.尾联将伤别化为对前路处处有逢迎的热情祝愿和乐观展望,充满了乐观情调。 2.颔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1.C 2.①运用典故。化用《诗经》中的诗句,表现了自己能够结识韦司士为新交的庆幸;②虚实结合。“啼鸟”虽非实写,却关合春天的季候,与下句的“春风”,一虚一实,正成对应;③拟人手法。不说朋友送别,而言“春风欲送行”,将“春风”人格化,道出了朋友送别的温煦情意,设想新颖。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C项,“情景交融”说法错误。颈联是对韦司士行程所经的想象。唐时滑州州治白马城在黄河南岸。韦司士离此北去,头一站便是黄河岸边的白马津渡,所以诗人想象韦司士的别后行程,首先便写到“黄河曲”“白马津”。这一联写景,只用淡笔轻点,不施浓墨重彩,不加渲染刻画。诗人此处并没有着意寓情于景,只是预想中的沿途景物,以渲染朋友的旅途劳顿。故选C。 2.本题考查理解分析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只言啼鸟堪求侣”句,使用了用典的手法。“啼鸟堪求侣”化用《诗经·小雅·伐木》中的句子“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用来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只言啼鸟堪求侣”的意思是,诗人庆幸自己能够结识韦司士这样的才士为新交,表达了对能结识韦司士的庆幸和愉悦之情。“无那春风欲送行”句,是说韦司士在这美好的春天将要离此继续前行。这句诗使用拟人手法,将“春风”人格化。“春风”的特点是轻柔和煦,不疾不徐;明明是诗人为友人送行,却不说自己而说“春风”,写出了新识友人的喜悦和刚刚相识却又即将分别的无奈之情,构成了一气旋折的意致韵味,在流利俊逸的语调中蕴含着浓郁的人情味,道出了朋友送别的温煦情意,设想新颖。“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啼鸟”是虚写,是诗人化用《诗经》中“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所使用的典故,并不是真正在写啼鸟求侣;“春风”是实写,既点明了送别友人的季节,又写出了诗人的别离之情。但虚写的“啼鸟”却关合春天的季候,与下句“春风”,一虚一实,正成对应。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野色 范仲淹 非烟亦非雾,幂幂映楼台。 白鸟忽点破,夕阳还照开。 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 谁谓山公【注】意,登高醉始回。 【注】山公,即晋山简,曾镇守襄阳,喜酒,常常出外登山游览,尽醉而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承诗题,表现野色如烟似雾却又不是烟与雾,含蓄表现诗人的品味与喜爱。 B.楼台是诗人观察野色重要的参照物,因为它,周围的野色显得更有梦幻之美感。 C.白鸟的出现点破了美景,表现出诗人对美好难以常在的思考,寄寓深刻的哲理。 D.颈联是诗人大胆的想象,想象眼前野色的动态之美,表现出自然的和谐与多情。 2.请从表现手法和诗歌结构上对该诗尾联进行赏析。(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秦州杂诗(其一)① 杜甫 满目悲生事②,因人作远游。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③秋。 西征问烽火,心折④此淹留。 【注】①此诗是作者携家前往秦州(甘肃天水一带)投奔从侄杜佐和旧友赞公所作。②生事,即生计。③因:依靠。④鱼龙、乌鼠,即鱼龙河、鸟鼠山,代指秦州的山水。③心折,心惊。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首联满字传神,极写悲况之广,“远游”交代路途遥远,关涉后面的陇山、关隘、鱼龙与鸟鼠。 B.颔联迟回“浩荡”,一语双关,既写出了秦州之山川险恶,也流露出了诗人当时复杂的心情。 C.颈联对仗工整,借山水写出了秦州一带的安和静谧,以此引出尾联诗人因远离故乡而生的悲苦情绪。 D.“心折”二字呼应开篇“悲”字,结构上首尾呼应,情感上引出思虑,战事不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海网络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从事文档编辑设计整理。

认证主体邢台市文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503MA0EUND17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