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轼与茶文化的关系
苏轼与茶文化的关系
苏轼与茶文化的关系
苏轼与茶文化的关系
苏轼曾写下了?试院煎茶歌?来描述泡茶用什么样的水为好。歌云:“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远鸥飞雪轻〞。明·许次茶纾?茶疏?载:“水一入铫,便需急煮,候有松声,即去盖,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后,水有微涛,是为当时〞。说明泡茶的水以微沸为佳。故常说微沸水泡茶,滚开水澈茶。还有在酷暑天气,用上等井水澈茶者,借以消暑清热。
苏东坡认为,好茶还得有好茶具。历来以紫砂茶具为上。这种茶具,始见于北宋。时人写诗赞道:“喜且茶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紫砂茶具用于泡茶,风味异同一般。现代茶叶专家研究证实,除了品种、水质等因素外,茶具与茶叶所含物质浸出率有很大关系。相传,苏东坡曾谪居江苏宜兴蜀山,常用紫砂壶煮茶,留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记述。后来陶瓷工人制作紫砂壶多用“东坡〞命名,以示纪念。至于质地细腻的景德镇白瓷茶具亦较相宜。
在论及茶的功用时,苏东坡曾在?茶论?中指出:“除烦去腻,世故不可无茶〞,在牙膏牙刷尚未问世的古代,他提出了食后用茶漱口的方法:“每食已,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出,而脾胃不知,肉在齿间,消缩脱去,不烦挑刺,而齿性便假设缘此坚密〞。他还主张人有小病,只须饮茶,不必用药。“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同七碗茶〞。以饮茶闻名的唐代诗人卢同,曾在?谢孟谏议寄新举?一诗中写道:“一碗喉物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平生不平事,尽向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世,唯觉两腋清风生〞。这便是“七碗茶〞的
来历。有人还调查,一家兄弟三人,兄自 20 岁起,跟随其老中医当学徒,陪师饮茶,历时 40 年,每日保证两饮,有时三饮, 6 旬眼不昏花,头发青黑,不仅视听力不减,且言谈举止,快而敏捷。两个
弟弟茶龄较短,现已是两缤银丝,双目昏花,且有多种慢性疾病。
我国地大物博,又是历史茶乡,饮茶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有饮茶、烤茶、煨茶、腌茶、嚼叶、打油茶、酥油茶、盐巴茶、甜茶、奶茶、三道茶、药物混合茶、茉莉花茶、茶砖、沱茶、末茶等等,究起茶文化可谓中国一绝。
苏轼 (1037 —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 今四川眉山县 ) 人。苏东坡是中国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而且对品茶、烹茶、茶史等都有较深的研究,在他的诗文中,有许多烩炙人口的咏茶佳作,流传下来。
他创作的散文?叶嘉传?,以拟人手法,形象地称颂了茶的历史、成效、品质和制作等各方面的特色。
苏东坡一生,因任职或遭贬谪,到过许多地方,每到一处,凡有
名茶佳泉,他都留下诗词。如元丰元年 ( 公元 1078 年) ,苏轼任徐州
太守时作有?浣溪沙?一词 :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形象地再现了他思茶解渴的神情。
“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是描写杭州的“白云茶〞。
“千金买断顾渚春,似与越人降日注〞是称颂湖州的“顾渚紫笋〞。
而对福建的壑源茶,那么更是推崇备至。他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一诗中这样写道 :
仙山灵草温行云,洗遍香肌粉末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后来,人们将苏东坡的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与“从来佳茗似佳人〞辑成一联,陈列到茶馆之中,成为一副名联。
苏东坡烹茶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他认为好茶还须好水配,“活水还须活火烹〞。他还在?试院煎茶?诗中,对烹茶用水的温度作了形象的描述。他说 :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以沸水的气泡形态和声音来判断水的沸腾程度。
苏东坡对烹茶用具也很讲究,他认为“铜腥铁涩不宜泉〞,而最好用石 ?烧水。据说,苏轼在宜兴时,还亲自设计了一种提梁式紫砂壶。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种壶式命名为“东坡壶〞。
苏东坡对茶的成效,也深有研究。在熙宁六年 ( 公元 1073 年) 在杭州任通判时,一天,因病告假,游湖上净慈、南屏诸寺,晚上又
到孤山谒惠勤禅师,一日之中,饮浓茶数碗,不觉病已痊愈。便在禅师粉壁上题了七绝一首 :
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家政讲师师资培训课件.ppt
- 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及其检测方法.docx VIP
- 【基于企业作业成本法的企业成本控制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4000字】.docx VIP
- 2025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之安全生产技术基础题库(考试直接用).docx VIP
- 10.2捍卫国家利益课件.pptx VIP
- 2025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之安全生产技术基础题库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VIP
-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中文书名《我的姐姐罗莎琳·富兰克林》.doc VIP
- 2025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之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VIP
- 【MOOC期末】《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北京科技大学)期末慕课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