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光中学2006届高考语文冲刺阶段强化训练一至四
国光中学2006届高考语文冲刺阶段强化训练一
1.阅读下面的文字,把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修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宋史·欧阳修外传》)
(1)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2)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答案:欧阳修从小失去了父亲,母亲曾经对他说:“你的父亲做官时,经常在晚上点灯处理官府的文书,多次停下来叹息。我问他,就说:‘这是一个该判死刑的案件,我想让他活着却不能够。’我说:‘能让他活着吗?’他说:‘(如果)我要寻求使他们活下去(的理由)而不行的话,那么被判死刑者和我都没有什么遗憾了。’”
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3)亲朋无一字, 。戎马关山北, 。(杜甫《登岳阳楼》)
答案:(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2)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猿猱欲渡愁攀援(3)老病有孤舟。凭轩涕泗流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其一)
苏轼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银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1)诗歌中有两个词语都点明了秋景,且前后相应,构成了秋象,这两个词语是 和 。
(2)首二句为我们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3)请说说三四两句在本诗中的作用。
答案:
(1)疏林 黄叶村 (2)一片萧疏的水乡深秋景象
(3)读后引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在景物中融入人情,赋予画幅以悠然无尽的情味,似与舟中人浩然长往,心情无限畅适。
4、素材积累
法国科学家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试验。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走。法伯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6英寸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最喜欢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虫还不停地坚持团团转。一连走了七天七夜,终因饥饿和精疲力竭而死去。
法伯在实验笔记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在这么多毛毛虫中,其实只要有一只稍与众不同,大胆尝试,走出圈子,便能立刻避免死亡的命运。
现实生活也是这样。无论是研究学问还是管理企业,总有人跟着前人,亦步亦趋,但也有人大胆尝试,开拓进取。思维方式不同,结果也就不同。
国光中学2006届高考语文冲刺阶段强化训练二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问题。(10分)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①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③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②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布辞之官。
(1)将上文中第①段画线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
(2)将上文中第②段画线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布辞之官。
(3)用“/”线给上文中第③段文字断句。(3分)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 之有以窥陛下也。
答案:
(3)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参考译文
季布出任何东郡守,汉文帝时,有人说他有才能,汉文帝召见,想要任命他做御史大夫。又有人说他有勇力,酗酒任性,使人难以接近。季布来到京城,在客馆居留一个月,(召见后)被遣回原郡。季布因此进言说:“我没有什么功劳,却窃取了皇上的宠信,在河东郡任职。陛下无缘无故地召见说,这一定有人妄誉我而蒙哄陛下,如今我到京城,没有接受什么任务,就遣回原郡,这一定有人在您面前毁谤我。陛下因为一个人的赞誉便召见我,一个人的毁谤便遣送我,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到这件事后,能够窥察到您的深浅呢。”皇上沉默了很久,感到很惭愧,说道:“河东是与我倚重如手足的郡,所以特地召见你啊。”季布辞别了皇上,回到河东郡守的原任。
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