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论持久战》的历史背景和形成过程
(一)《论持久战》的历史背景
1938 年 5 月,抗日战争进入全面抗战的第十个月。在军事层面上,一方面日军进攻势
头凶猛,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相继陷落,淞沪会战失败,徐州会战失败,武汉危急;另
一方面八路军 115 师在平型关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场胜利, 八路军 129 师夜袭阳明堡战果辉
煌,国民党军队取得台儿庄大捷。在政治层面上,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际反法西
斯同盟也呈呼之欲出之势。 然而在思想层面上, 却是各种观点林立, 不但国内没有形成对抗
战的统一认识, 国际社会亦在对中国抗战等待观望。 在国内, 主要有 “亡国论”和 “速胜论”
两大论调。 “亡国论”过低地看轻了中国人民的抗日决心和抗战力量,特别是地域广阔、人
口众多和正义战争的性质优势, 也没有看到日本地域狭小、 后劲乏力, 特别是非正义战争的
性质劣势, 以及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趋势, 只是通过局部的、 眼前的和静态的简单
判断,散布“亡国论”论调。 “速胜论”者则忽视了日本发动战争的顽固性,忽视了日本是
一个很强的战争机器, 片面幻想通过英美的援助, 依靠政府军队与日本军队的决战迅速取得
胜利。不论是“亡国论”还是“速胜论”,在各党派、各阶层,在国内、国际,都有倡导者、
附和者,导致一时间国人思想大乱, 行动分散,严重影响了战斗力的集中, 严重影响了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严重影响了抗日力量的凝聚和战斗力的提高。
十个月的抗战实践表明, “亡国论”和“速胜论”都是站不住脚的。日本叫嚣三个月占
领中国的美梦没有得逞, 中国不会亡;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抗战也不可能速胜。在
这种形势下, 迫切需要一种正确理论的支撑, 统一全民族的思想, 既能从宏观大局预测抗战
的发展态势,又能从微观措施上进行有效抗战;既能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的谬误之
处,又能分析判断战争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争取抗战胜利的途径办法, 增强全民族的抗战信心
和能力。
(二)《论持久战》的形成过程
自 1931 年日本侵略中国东三省以来,毛泽东就一直密切关注局势的变化,研究中日两
国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力量对比,提出了一系列抗日主张和办法。早在 1935 年,毛
泽东就发表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最早提出了日本的侵略决不限于东北, 必将
侵略全中国;最早提出了持久战思想;最早提出了抗日必须坚持民族统一战线。 1936 年 7
月毛泽东同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 “就已经一般地估计了中日战争的形势, 并提出了争取胜
利的各种方针”《毛泽东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第 443 页。,奠定了《论
持久战》的基石; 1936 年 12 月发表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在总结第二次国内革
命战争的经验教训时就已经形成了战略防御、 战略退却、 战略进攻和运动战、速决战、 歼灭
战等军事思想; 1937 年 5 月起又陆续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为争取千
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 《为动员一
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 《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 《抗日游击战争
的战略问题》 等多篇论述抗战的文章。 这些文章和谈话共同形成了 《论持久战》的核心思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