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远期并发症 融合失败 1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 2 3 邻近节段病 4 腰椎间盘突出复发 X片和临床查体是内固定断裂、移位或植骨块吸收的大体证据 在获得确切的表现之前,X线平片上就能发现假关节及细微活动的细微表现 在应用金属内植物的部位,若内植物与周围的骨质之间存在一个黑线,则强烈提示有假关节的存在 腰椎融合失败 CT扫描对腰椎融合判定的作用: 标准的轴位CT扫描不能显示假关节形成后的“细线状缺损” 薄层螺旋CT扫描重建是证实椎体间植骨融合与否的最有效的办法 腰椎融合的判定 螺旋CT矢状位(A)和冠状位(B)重建显示椎间植骨融合 螺旋CT冠状位(A)和矢状位(B)重建显示椎间植骨不融合 概念:指患者经历一次或几次腰骶椎手术后仍持续存在或复发腰背痛,可伴或不伴根性疼痛的一类症候群。 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5%~40%。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 FBSS病因-Chan和Peng 分类 手术并发症 硬膜外纤维化 术后腰椎生物力学改变 退变继续进展 肌源性因素(骶脊肌纤维化) 术后因素 术中因素 术前因素 手术节段不确切 技术操作欠佳(减压不彻底、减压多度 患者及术式的选择 心理社会因素 Chan CW, Peng P. 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 Pain Med, 2011,12(4):577-606. 硬膜外纤维化是腰椎手术后伤口愈合自然过程的表现,椎板切除后瘢痕组织在6周到6月形成。 在FBSS中20%~36%由硬膜外纤维粘连引起,硬膜外粘连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诊断。 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没有直接的联系,没人能解释为什么影像学所见纤维粘连在一些患者出现功能丧失而在其他一些人没有症状。 FBSS中的硬膜外纤维化 术中损伤神经血管 腰椎手术时血管损伤,主要发生在经后路手术摘除椎间盘时造成。多系用髓核钳过深地向前方摘除椎间盘组织,穿破前侧纤维环,钳夹大血管后造成血管撕裂伤。 神经根损伤是严重的并发症,多由过度牵拉神经根、枪钳反复刺激,及操作失误误伤引起 椎弓根螺钉误置 宁外勿内,宁上勿下 椎弓根穿破的分级示意图 A级: 椎弓根螺钉完全在椎弓根内,无骨皮质的穿破。 B级: 椎弓根穿破范围<2 mm。C级: 椎弓根穿破范围2-4mm。 D级: 椎弓根穿破范围>4 mm。 交点法 人字嵴法 注意外倾角度及失状轴的角度 硬脊膜撕裂、脑脊液漏 脊柱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2.31%~9.37% 处理不当易导致切口感染、甚至脑膜炎,严重时危及生命 治疗比较复查 重在预防! 1、直接缝合法 2、硬脊膜替代材料:自体组织(脂肪、肌肉和筋膜)、人工硬脊膜、生物蛋白胶 硬脊膜损伤术中处理 1、体位调节、伤口加压包扎 2、延长切口引流管留置时间 3、经皮蛛网膜下腔置管引流 术后脑脊液漏处理 脊柱术后伴有神经受损的症状性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率为0.1%~0.2% 切口部位的剧烈疼痛,伴有下肢神经功能受损 危险因素:术前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凝血功能障碍、术中大量失血、多节段及再次脊柱手术、年龄60岁 术后硬膜外血肿形成 MRI是诊断SEH的重要手段 早期诊断和手术清除血肿是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的重要因素 腰椎术后感染 任何腰椎手术,无论是否有内固定,都可能发生感染,感染的发生率随操作的复杂程度而增加; 感染可以表现为早期的或迟发的。早期感染并不少见,如果不及时、恰当的治疗,有可能成为严重的并发症; 对术后感染最好的治疗是预防。必须对可逆的危险因素格外注意。 导致腰椎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大小便失禁 泌尿系感染 住院卧床时间延长 切口引流时间长 留置尿管时间长 术后因素 术中因素 术前因素 后路内固定手术风险高于前路 手术时间延长 出血量多、术中输血 手术室走动人员多 硬脊膜撕裂 使用异体骨 冲洗不足 其他部位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 皮质激素治疗 术前住院时间长 高龄、肥胖、吸烟 营养不良 有脊柱手术史 糖尿病 腰椎术后感染 椎间盘切除/椎板切除术后感染 (无内固定的腰椎术后感染) 腰椎内固定术后的感染 手术后椎间盘炎占所有化脓性椎间盘炎的20%~30%,大多数报告此感染率小于1%。 微创腰椎手术,术后的发生率更低(0~0.26%) 这些感染经治疗后多不留后遗症。 无内固定的腰椎手术感染 临床表现 急性的严重腰痛 肌肉痉挛 腰部活动受限 87%的患者出现坐骨神经痛和SLR阳性 CRP异常是较可靠地指标 如果在任何怀疑椎间盘炎的病例MRI诊断有困难时,可通过穿刺活检椎间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