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扬州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研究报告
?
? ?
?
?
?
?
?
?
?
? ? ?
?
?
?
?
?
扬州地处长三角经济带,“保障教育公平、打造教育名城”作为名城建设的要素之一正在有序推进。近三年来,扬州市围绕建设教育名城、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全市以发展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为重点,着力提升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水平,通过实施区域教育现代化工程,普及了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的15年教育。至2014年,3~5周岁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9.1%,义务教育入学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均达1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9.7%(见表1)。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社会各类群体及其子女的教育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得到根本缓解。
表1 2012~2014年扬州教育发展概况统计
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领域面临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短缺的矛盾。这个矛盾给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转化矛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要求,调整教育发展重心,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国际化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发展的途径。教育资源配置正在从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发展,进入以全面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新模式。在新形势下,扬州教育要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战略、产业转移的新趋势,积极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扬州区域内教育更加均衡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适龄受教育者享受优质、公平的教育是扬州教育名城建设的首要课题。
一 扬州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现实基础
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构成了教育资源的三个主要要素。这种要素构成决定着教育资源配置外延上受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受人口发展和物力资源的影响,内涵上受人力资源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教师。近年来,扬州教育事业发展抓住教育资源要素建设,坚持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出发,以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契机,着力推进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配置,探索适合扬州教育公平发展的路子。
(一)扬州人口发展对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
(1)出生人口缓慢上升,教育资源配置进入新常态。近三年来,扬州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低水平,户籍人口缓慢增长。据公安部门统计,“十一五”期初总人口为458.42万人,2014年末总人口为461.34万人,九年共增加了27000人,年均增加3000人(见表2)。据卫生计生委统计,近十年间,生育旺盛期妇女人数有所下降。“十一五”期末扬州市20~29周岁生育旺盛期妇女人数为28.36万人,到“十二五”期末,生育旺盛期妇女人数达30.17万人,比“十一五”期末多1.81万人;“十三五”期末这一人数则下降为23.49万人,比“十二五”期末减少6.68万人。实施“单独两孩”新政后符合再生育条件的育龄夫妇增多。截至2014年8月31日,全市符合新政、妇女年龄在20~40周岁的目标人群为33000人,目前有生育意愿的近14000人,已经领取再生育证的夫妇1168对,已出生134人。到2015年4月底,新增单独出生2285人。同时,随着扬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十三五”期间在扬州市落户的外来人口仍将不断增加,全市总人口继续保持缓慢增长趋势。人口发展持续缓慢增长的趋势,决定着扬州市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必须根据受教育人群数量和结构变化作出相应规划。
表2 2012~2014年扬州市人口发展概况
(2)人口结构城乡变化趋势决定了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发展布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扬州市人口城乡构成发生明显变化。“六普”数据显示,2010年全市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6.75%,比2000年“五普”时的42.69%增长了约14个百分点,10年城镇人口共增加57.19万人(见表3)。2014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1.2%,比2013年提高1.22%。这些数据表明,人口结构城乡变化的趋势将在今后10~20年直接影响优质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分配。
表3 扬州市“五普”“六普”人口城乡构成
(二)扬州教育资源配置实践探索
(1)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协调发展。近年来,按照扬州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政府及有关部门以教育现代化创建为抓手,教育资源硬件设施配置从城市向相对薄弱的农村基础教育倾斜。一是已基本建立起协调发展的优质教育体系。到2014年末,全市达省优标准的各级各类学校有490所,是2010年的1.1倍。全市省级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中占比都超出60%。其中省优质园达75%、省实验小学达61%、省示范初中达85.6%、省三星以上高中达81.8%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