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型水利工程与生态平衡分析论文
1兴修水利工程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迄今为止,人类在地球上修建的水利工程无外乎两大类,即蓄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工程。它们的实质都是为解决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平衡问题。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首推巴基斯坦的西水东调工程(原称印度河流域规划),即将西部3条河流(萨特里奇河、比爱斯河及拉维河)的水调到东部3条河流;前苏联已建跨流域调水工程15处;中国在上世纪中叶已提出南水北调的宏伟计划;引大入秦工程、引滦入津工程的竣工,对解决甘肃省境内的秦王川地区大片沃野以及天津市的缺水起了重大作用。在我国,对生态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蓄水库。从表面看,它们都是为了解决水资源不足或充分利用水资源,但如果深入研究,却发现其中对社会、环境的潜在影响是巨大和复杂的。简言之,其影响包含直接的或间接的、短期的或长期的、诱发的或积累的、一次的或两次的等等因素。所有这些影响,都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在我国,兴修水利工程对生态平衡以及环境的影响开始重视始于50年代后期。为此,国务院专门规定今后凡规划大型(中型)水利工程,必须同时要考虑到环保问题。至此,我国的广大水利工作者,才有了一个空前意识——在兴利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每一个规划在大规模地投入运行之后对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
1.1积极影响
(1)跨流域调水工程会解决“调水地区”易遭洪水威胁的灾害问题,挽救地区性生态危机。如原苏联的北水南调等工程除工农业用水之外,还可缓解里海水位下降而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会很好地缓解因南涝北旱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2)大型蓄水库(如我国的黄河小浪底工程)既能防沙除涝,又能增加库区空气湿度,改善其周围绿色植被的生长。如前苏联的中亚和哈萨克的沙漠,由于调入了大量的水,部分地区已变成繁茂的绿洲。
(3)优化水质,减少水污染和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水体不论是通过长距离输送,还是中、长、短期的贮蓄,都会使复氧过程充分,从而丰富了水体潜在的环境容量资源。污水或浑浊水通过水体的自净作用,获得合格用水,如我国在黄河上游修建的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盐锅峡等特大型蓄水发电水利枢纽,浑浊的黄河水,每经过一处枢纽的水量调节,都得到一次净化。
1.2消极影响
(1)诱发地震。由于大量水体的聚集,会使库区地壳结构的地应力发生变化,为诱发地震创造条件。
(2)输水渠道两岸由于渗漏,使地下水位抬高,造成大面积土壤次生盐碱化、沼泽化。高边坡地区还会因土壤含水过高而引起滑坡或泥石流。
(3)对调出水地区生态也有不利影响。如原苏联的北水南调工程造成原流入喀拉海的淡水量和热量减少,西伯利亚大片森林遭破坏,风速加大、春雨减少、秋雨骤增,严重影响农业生态环境。
(4)打破了原有水系内的生物(尤其是珍奇动物)生活环境,严重的会造成灭绝,或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系统,使食物链遭到破坏,可能引起瘟疫等灾难。如三峡库区的猿猴,据专家预测,到三峡大坝建成后,会有相当数量猿猴流离失所,再也没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盛景了。
(5)对生物、水文、水温等其它不利影响。大型水利工程改变了原有水文条件,影响了地下水质和水温,造成居民的迁徙、集中,加快城市扩展,导致可用耕地日趋减少。
然而,应该看到,包括生态平衡在内的自然平衡本来就是动态的,人类正是通过不断地打破那种不利于人类健康发展的平衡,才能发展到今天。
据报载,在250万年前,我国陕西、甘肃一带,如同今日湖南、江西地区,处在郁郁葱葱的森林中,有优闲散步的大象,到处乱窜的田鼠,四处游荡的猞猁、羚羊,这番美景随着古地中海的消失而荡然无存。然而有一种树——高山栎,它至今还生长在喜马拉雅山南坡海拔3000m以下,而考古学家却在珠穆朗玛峰以西300km的希夏帮马峰海拔5900m处,发现了有250万年的高山栎化石,这说明高山栎在这里已至少生活了250万年。在这250万年间,喜玛拉雅山山脉从一两千米高上升到8000多米高、自然条件发生了从气候适宜变为如今终年积雪的巨大变化。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中,如果自然界本身不能建立起动态的平衡,很难想象高山栎能生存到今天。再如,陕西榆林地区的治沙,如果在原沙层中没有微生物与水分之间的孱弱平衡,生命力再旺盛的树种植后也难以存活。
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既是动态的,同时又是随时存在着。问题在于人类怎样以一种最优的方式去分辨出那些不利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打破之,并更加自觉地重建一种新的平衡,即人工生态平衡。
2修建水利工程要注意保护生态平衡
基于前述观点,保护生态平衡应是两个内容的总和:一是对那些良性的生态平衡应尽最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PEP版(2024)三年级上册英语Unit 3 Amazing animals第一课时:A. Let’s talk教学设计.docx VIP
- 必修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覆盖理解性默写.docx VIP
- 古诗鉴赏之语言风格课件.pptx VIP
-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docx VIP
- 宫颈癌,.ppt VIP
- 养老人文关怀课件.pptx VIP
- 入团志愿书样本(A4版).pdf VIP
- astonish的用法和例句.docx VIP
- 2025年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pdf VIP
- 2025年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党员干部培训课件框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