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简答题.docVIP

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简答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期间对于简答题 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期间对于简答题 PAGE / NUMPAGES 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期间对于简答题 简述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 陶渊明的诗歌创建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境地高远,平和淡泊、心与自然交融为一 的人生境地,自然表露于诗。描述了一个安静淡泊、高远伸展的境地。 A、质直省净。多白 描,多口语,多叙态。多写田家生活中平时之景之物,令人感觉和蔼平和,因此形成朴素 无华,不加雕饰的纯净之美。钟嵘《诗品》:“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耶!”如 “暧暧远 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语俗而意雅,平时之景而包含深意。 B、 平庸醇美。笔致轻闲,意态丰满。苏轼:“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东坡续集》卷三)。 如: “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C、情理兼得。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其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喝酒》)。 2.为何说陶渊明的田园诗风格“平庸”?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创始了一种平庸自然的境地。其成因来自诗人在诗中 表现的平和心境和淡泊的人生旨趣,其表征则在于诗歌语言的朴素平和,以田园生活和田 园风光为描绘对象,意象的生活化、平时化,并在其境地中充分表现出田园生活的淡泊优 美,其极致则臻于物我浑融的“无我之境”。 3.晋末宋初期间山川诗为何会流行起来? A.魏晋以来流行归隐之风, 一方面因为社会动乱, 一方面门阀世族享有各种特权而不务 实事,社会上有股归隐之风,在归隐中赏识山川,成为山川诗产生的生活基础。 b.东晋以来 流行的玄言诗,常常从对自然景色的赏识中意会道义,跟着玄言部分逐渐淡化,山川描绘 成为诗的主要内容,这直接引起了山川诗的发展。 C.晋室南渡此后,南方山川艳丽多姿,逐 渐启迪了文士对自然的赏识,到此期,对山川的审盛情识已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点评山 水成为士族的新风俗。 4.简述谢灵运山川诗的特点。 谢灵运大批写作山川诗, “谢诗如出水芙蓉 ”,使山川诗正式成为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一、纪行性。找寻蛮荒林野的游览,形成其诗自然状态的游踪纪行式的格局:诗 人老是先要申诉一番我是怎样要进入山川而又是怎样进入山川的,结尾时又常常要有几句我在此山此水的游览中收获怎样巨大的论说,而中间部分则是对于自然山川的俯瞰仰观。 其二、特写性。钟嵘《诗品》说: “嵘谓若人兴多才高,寓目辄书,内无乏思,外无遗物。 ” 《文心雕龙》说其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诗人极貌追新,展转生发,远近游 目,达情务尽,真堪称 “富艳难踪 ”。自然主义的创作原则和故意精工的美学追求,但终归未能脱去摹仿印迹。其三、泛理性。谢诗化玄入景,以物质的山川复原为形而上的玄学义理。 才能出众的谢灵运生性原来就偏执而横恣,不堪承受政治上的打击,他变得更为的孤愤抑 郁,即使置身好山好水,也不行能忘情投入,其诗不免不因率性负气而有伤情致,有种 “理过其辞 ”的玄味,常常以玄理的感悟于诗末拖出一条玄言的尾巴来。 5.南朝与北朝的民歌有何不一样? 南北朝乐府民歌都是同一历史期间的产物,但因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地 理环境的不一样,民歌形成了各自的特点。从题材说,南朝民歌都是情歌艳曲,北朝民歌除 情歌外,还有描绘战争、劳动、景色等方面的内容,题材宽泛的多;从风格来说,南朝民 歌缠绵温婉委宛,北朝刚健粗暴坦直;从诗句形式看,南朝民歌多为五言体,北朝民歌形 式为杂言,变化多;从语言看,南朝民歌常用谐音双关语,而北朝民歌语言朴素无华。 6.简述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的艺术特点。 1、构造上擅长运用光景变化来示意季节的推移,一篇之中写出四时相思; 2、擅长以 动向描绘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经过 “寄赠 ”而引起出一系列动作:开门、采莲、望飞鸿、上青楼、入梦等,写主人翁从春到秋、从白日到黑夜、从醒到梦,不断追求,把相思之情 推向极致; 3、丰富的修辞手法,多用双关语。如 “莲 ”通 “怜 ”,“芙蓉 ”通 “夫容 ”;采纳 “钩句 ” 联接上下,一意贯穿而又摇摆多姿; 4、五言四句,语短情长。语言清爽流丽,音韵和睦悦 耳。 7.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点。 1 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叙事为主, 擅长剪裁和安排情节。 汉乐府民歌虽也有一些叙事诗颇 具时代特点,但最能表现其特点的仍是大批的叙事诗。这些诗或描绘一个场面,或叙事一个完好波折的故事,在叙事上获得了突出成就,其中最成熟的作品是《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两诗都着重以人物关系建立叙事情节,以人物矛盾推进情节的发展,并注意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2 擅长经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如《东门行》中妻 子与丈夫的对话, 《上山采蘼芜》中弃妇和故夫的答对, 《陌上桑》中“罗敷前致辞”的冷静、无畏,《孔雀东南飞》中焦母捶床震

文档评论(0)

150****20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