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一、概述、
1、《列夫· 托尔斯泰》,是鲁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的第四篇课文。
2、《列夫· 托尔斯泰》是一幅为 \t /q/_blank 列夫·托尔斯泰画的“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 \t /q/_blank 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形成语感。
(2)、品味探究,形成个性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人们,要积极从他们生命历程中汲取自己前行的力量,不断丰富自己的生命历程。
三、重点难点:
重点:1、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策略:
1、 “双主”教学法 。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情感的多媒体情境,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探究性教学活动。
2、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方法。本节课信息技术成为创设情境的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信息加工的认知工具。
五、教学资源:
供教师使用的资源:自制ppt课件。
供学生使用的资源:课本。
六、课型:新授课
七、课时:一课时
八、教学准备:1.学生学习准备:搜集写作背景。
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
九、设计创意:1、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要求》重在通过解读文本培养、提升学生的情感和人生境界。具体而言,就是引导学生结合背景品读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引法,推进学生的探究活动,逐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十、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投影出示晚年的托尔斯泰肖像画)同学们,请看这幅肖像画,你知道他是谁吗?(列夫托尔斯泰),你能用一两句语言来描述他的相貌吗?(指明学生回答)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为我们描绘的一幅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文章篇幅很长,足足有三千多字,他又是怎样描写托尔斯泰的呢?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四课,请大声读出课文的题目,作者。(老师板书题目作者)
过渡语:在没有学习课文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有关托尔斯泰的文字信息。(投影出示托尔斯泰文字信息)(指名学生读)简介托尔斯泰:他出生在俄国,家族有显赫的历史,父亲有世袭的爵位,母亲是公爵的独生女儿,所以他是个天生的贵族。他以累累巨著在俄国文坛驰骋了近六十年,因他真实深刻地再现了俄国社会生活而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代表他艺术高峰的三部长篇小说。
过渡语: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作者。(投影出示茨威格文字信息)(指名学生读)简介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传记《三作家》、《罗曼·罗兰》等。
二、明确活动任务:
过渡语: 为了更好的学习本文,我们首先来明确一下本节课的活动任务。(教师投影活动任务,学生齐读)
(1)、学习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2)、品味语言,体会人物精神。
三、活动过程
(一)初识托尔斯泰。
过渡语:作者是如何描写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的呢?
1、(教师投影出示)请同学速读课文,思考:全文从哪些方面刻画托尔斯泰的相貌?突出了他怎样的特点?
明确:须发多;面部轮廓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面部表情忧郁、消沉;长相平平;身材矮小敦实;眼睛犀利,富有感情,有威力。
指名说一说:托尔斯泰的相貌给你的总印象是怎样?
明确:平庸,丑陋;但眼睛犀利。
2、过渡:虽然,我们在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时,也能抓住他的特点来写。但是我们的语言明显的不如作者的生动形象,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投影出示)请同学浏览课文,标出文中运用修辞具体描写托尔斯泰外貌特征的语句,并分析其写法上的特点。
(1)指名回答。
(2)请看投影,我把同学们所找的这些语句列举如下,请同学们来分析: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须发: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额头: 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
皮肤: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鼻子: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了的样子。
目光: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明确:都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3)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这些语句,并体会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的效果。
学生讨论后明确:比喻、夸张的效果:形象鲜明,特征突出,给人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物理_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物理_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生物_物质运输的途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生物_物质运输的途径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音乐_天空之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地理_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区域特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地理_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区域特征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英语_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英语_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语文_列夫 ·托尔斯泰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历史_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地理_地球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数学_16.2二次根式的乘除第2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数学_中心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数学_中心对称图形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英语_Fryderyk Chopin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数学_二次根式的除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数学_二次根式的除法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数学_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18.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