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马古道”乃加村征文作文
四年前,我第一次听说乃加村。工作一年,我渐渐走遍了乡里其他六个村,照旧不知道乃加村在哪里。只知道那个村子的驻村干部联系不到,电话基本打不通。比我先到乡里的人,对我说,我们这…我为您整理了《“茶马古道”的乃加村征文作文》,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四年前,我第一次听说乃加村。
工作一年,我渐渐走遍了乡里其他六个村,照旧不知道乃加村在哪里。
只知道那个村子的驻村干部联系不到,电话基本打不通。
比我先到乡里的人,对我说,我们这儿有一条“茶马古道”,古道那边就是乃加村。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是西藏通往中原的重要商贸通道,我也便认为乡里的“茶马古道”应当是繁华的、平坦的、行人络绎不绝的。贪玩且古怪???心重的我增加了对乃加村的憧憬。
后来,最终有了去乃加村的机会,乡农牧有些物资要送到乃加村。机会难得,我主动申请去做交接,与我同行的是有十年驾龄的旦增师傅。
我开快活心地动身了,旦增从一个不起眼的岔路口一路向上,而我始终以为那个岔路口上边是牦牛的牧场。
车子开头颠簸,路越来越窄,车子紧贴着悬崖,旁边没有护栏,有的只是一些毫无规章的碎石任凭地摆放着。车子越走越慢,旦增也丢掉了香烟,双手紧握方向盘,身子往前探,眼睛一会向上一会向下一会向左一会向右,脸色凝重,没有了刚动身时候的侃侃而谈。我则抓紧系上平安带,死命握住扶手,就像落水之人紧紧握住歪脖子树一般。四周浮起尘土,旦增调低了档位,加大了油门,车子像奋力的老黄牛一样“哞哞”作响,不同于黄牛的是,一股浓烟从车子排气管“汹涌”挤出。
透过车窗看窗外,一条峡谷硬生生把一座大山劈成两半,峡谷里有很多灌木丛,绿油油的,而山上光秃秃一片。车子连续前进,迎面而来一辆摩托车,旦增的确阅历丰富,车子往边上挪了一点又一点,停在了悬崖之上,挥手示意摩托车先行。只见摩托车小哥东扭西晃贴着车靠着悬崖竟然奇迹般地过去了。
趁着停车的这会,我用颤抖的手透出手机看了一眼,信号显示正在搜寻,海拔也显示到了4000米。我问旦增,这条路这么危急,你可怕吗?他用不太流利的一般话说,说不行怕是吹牛,左边要看着别掉下去,右边又要留意碎石别掉下来,前面还要看着有没有人,认真点、慢一点准是没错的。
我们连续动身,在恐惊中煎熬了一个小时,我最终看到了一个坐落在半山腰的村子,冒着缕缕炊烟,旁边像贝壳一样的小块梯田里种着绿油油的青稞。
第一次,我来到了乃加村。村里几个孩子围着车转,也没有去下山到乡里上学。卸完物资,天说变就变,村子里也变得泥泞不堪,据村里人介绍,这个季节是乃加村最好的季节,冬季大雪封路,那条“茶马古道”也就与外界隔绝了。我问这里怎么没有手机信号,他们说只有有太阳的时候才有信号。
那次物资回来后,我再也没有焦急催过乃加村驻村干部报材料,他们在网络和电力无法保障的地方坚持着,我鄙视他们。
又过了两年,国家脱贫攻坚工作如火如荼进行,“茶马古道”连接的乃加村也渐渐变化着。党的政策惠及了整个村子,梦寐以求的幸福真真实切降落了。
又一次,我又到了乃加村,这次是脱贫攻坚普查。“茶马古道”完成了拓宽,虽然还不是沥青路,但增加了很多会车点,旦增师傅一路上也没有之前那么紧急,又开头像平常一样的健谈,还开起了我找对象的玩笑。嘿,这个顽皮的老大哥,说了一些不着调的俏皮话。
村子有了大变化,村里各条羊肠小道全部修上了水泥路,通到了田间地头、门前屋后。村里获批边疆小康示范村项目,五十几户的小村子也修好了具有藏族特色的房子,各家种了些花草做点缀,洁净洁净,芳香扑鼻;
上次围着车子转的小伴侣也享受着“三包”政策正围坐在秀丽的村幼儿园里,跟着刚毕业的高校生老师做玩耍;
全体村民参与了农村合作医疗,家庭签约医生掩盖了每家每户,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领取到了养老金;
“供水入户”工程项目把自来水安装到了厨房、卫生间,以前村委会拎水的水桶也生了锈闲置在一边;
家家房顶上装了太阳能,喝生水、吃生肉、一年不洗澡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村里的妇女完成了妇联改革,凑在村委会跳起了锅庄;
小伙子小姑娘开起了网络直播记录奇特生活;
村邮站邮递员在分拣着来自各地的包裹;
年长的阿佳戴上老花镜给在外地打拼的孩子发的伴侣圈点了个赞;
村头的小商店摆出了二维码支持手机支付……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让村民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再一次,我又来到乃加村。我在村里走在小路上,站在贝壳般大小的袖珍田野旁,看着孩童玩耍,闻着四溢的花香,感叹与几年前的景色相比真是天壤之别。这一次,村里多了很多小汽车,更多的是突突的摩托车,“茶马古道”纳入了“十四五”规划,在不久的将来,也便能看到繁华的、平坦的、行人络绎不绝的茶马古道。这一次,我没有跟旦增回去,我成了乃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