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四章 阅读讲透(备课必备)-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docx

《老子》四章 阅读讲透(备课必备)-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课之1  《老子》四章 ★课文导读 《老子》作为一本道家的哲理书,却具有非常高的文学性,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不小。它主要阐述自然无为的思想,其中包含了不少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观点。在形式上,此书是语录体韵文,语言精练,多排比对偶之句。修辞凝练,音节铿锵,理虽玄远,文实多姿。其修辞比况,多为后世文士所取法。《老子》既是一部哲学著作,同时也囊括了自然、社会的许多论述。“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概念,是派生万物的根源,“道”是超形象、超感觉的观念性存在。无色无味,没有声音,没有形状,无始无终,是“无”,同时“道”又非虚无的“空”,而是切实存在的,是一切事物的最一般存在,最一般的统一本质,“道”生万物意思是说,具体事物是有限的,各自有特殊的性质和形态,而“道”表示万物的本质,是它们存在的源由,“道法自然”说的是“道”没有意志、没有目的,是任其自然而派生万物的,是“无为而不为”,“道”是有与无,有为与无为的统一,由此派生的万物也是对立面的统一,如阴阳、刚柔、强弱、善恶、祸福等,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的,所谓“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这种矛盾双方关系的基本原则几乎贯穿书中涉及的各方面内容,《老子》展示给人们一种反向思维的方式,也就是一种运动、变化的思想方法,把一切优劣看作是暂时的、动态的,是可以向对立面转化的辩证思维,而人只有像一面镜子一般,一尘不染时,也就是不为外物干扰时才能认识到“道”的存在。 ★美读素材 ※无为之用 在现实生活中,究竟该怎样正确对待有和无呢?只有始终保持虚无的态度,做到“有功”而不自居,“有才”而不自傲,“有力”而不乱用,这样才能达到“以无为有”的境界。因为有和无是互相转化的,我们拥有的东西也会瞬间化为乌有,只有保持虚无的心态和境界对待自己拥有的东西,才能真正地拥有它们。所以,我们是处在有的层面的,解决矛盾时要以无为本。“虚怀若谷”“有容乃大”皆通此理。 【运用】对于我来说,第一本重要的书是《新华字典》啊,没有字典无法走到方块字的世界里去;10到20岁的时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的书是一本诗集,朦胧诗选;第三本书,20到30岁之间,我很庆幸读到曾国藩这套书,你要去了解人生、人性,然后了解你自己;30到40岁之间,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一本书是《道德经》,人走了一段时间,你总要去获得某种智慧。——白岩松 ※自然是顺道而行,不自己妄为 “自见”“自是”“自伐”“自矜”都是轻浮、急躁的举动,都是有道者所“不处”的。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的行为都会导致失败,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政策也同样不会取得相应的成果,老子告诫人们为人应谦恭谨慎,为政应温和柔顺。做人不可过于虚荣、张扬和妄自尊大。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怎样才能做到身处闹市而抛却浮华,做一个合于道德的人呢?这就要求我们不仅看到自我存在和自我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还要看到整个世界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做到这点,人们才可以避免产生自高自大和自我炫耀的心理。一个能够认清整个世界的意义和价值的人,一定能够在自己的心中激发起对整个世界的感激和敬畏之情。 【运用】老子提倡无为而治,这不仅适用于个人修身养性、国家统治管理,也一样适用于企业经营和发展!最好的方法就是适应规律、做好自己——规律永远不是人为能改变的,机会也永远是为做好准备的人提供的。人这一生中,最顺心如意的时刻,不是刻意追求,而是顺道而行,自然而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要想达到目标,使理想成为现实,积累是绝不可少的,而人们往往忽视这一点。古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话,讲的也是这个道理。然而现在很多人,只知道给自己树立目标,只是打算开始,却从不认真去想该怎样去做,更别说付诸行动了。或者几步不顺利,马上退回到原来的地方。千里马虽然迅捷,如果呆立不动,到不了任何地方;老牛破车虽然迟缓,若用功不舍,也能周游天下。在蹉跎中挥霍青春,浪费生命,到头来只能是个曾立志的无志者。无论你的速度快慢,只要找准了方向,走下去,或迟或早,总能到达目标。 【运用】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前进的道路不可能全是坦途,但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以苦干续写中国辉煌,用实干托起中国梦想,我们就一定能跑好历史接力赛中的这一棒,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曙光。 【相关链接】 《老子》名言品读 1.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六十四章》 【品读】行:路程。 始:开端,起始。 足: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哪怕一千里那么远的行程,也是从脚下开始起步的。比喻无论多么大的事情,都得从头实施,循序渐进来完成。 2.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老子·五十八章》 【品读】廉:东西的棱边。为人处世应当方正,而不应生硬勉强,一直有太过有棱角,将人割伤。 3. 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老子

文档评论(0)

zhangtb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