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杜甫 阅读讲透-年统编版(2019)高一语文必修上.docx

登高杜甫 阅读讲透-年统编版(2019)高一语文必修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课之2  登高/杜甫 ★课文导读 无需多言的伟大作品,将天地万物之萧瑟、苦闷、悲愤、衰病之态写到了极致。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杜甫的《登高》之所以被称为古今七律之冠,是因为他在对仗与押韵上,远远超过了普通的七律,做到了句句对,甚至字字对。如此的七律诗,不仅是七律之冠,更是无法超越的格律样板。从这首诗的内涵上看,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写情,做到了情景交融;最后大开大阖,由壮阔的自然景象写回一只小酒杯。杜甫不止是“诗圣”,于写情上,他也算是一个“情圣”,他诗中的丰富的情感,除了杜甫诗的本身,用别的句子已经无法表达了。 纵观杜甫的一生,仕途的失意可能是他永远都无法释怀的心结。那个年代的文人,谁不渴望跻身政治核心,大展宏图呢。可对于耿直的杜甫,他的政治梦想也许就是一场乌托邦,拼尽毕生精力却只能浅浅触碰,屡试屡败,他只能寄情于诗歌,写尽心中忧患,写尽民生疾苦,写尽儿女草堂,写尽老病孤独。历史于笔下,是一段段悲歌。 我们作为普通人平凡一生的挣扎,杜甫何尝没有过呢!人的一生,原本一场串联。一些看似不相干的细枝末节,终究汇成了变幻莫测却又冥冥中既定的命运之河。杜甫,国家抱负终究成了幻梦。苦难失意落魄,原本是坏事,却引导着人生偏离了初衷,成就的是他伟大的家事——诗歌。诗是吾家事。 ★美读素材 ※《登高》中的家国之思 首句写到“风急”“猿哀”,风的劲急和猿猴凄厉的叫声开始就给全诗奠定了一个凄清的格调氛围。但是诗人的视野是开阔的,胸襟是扩大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叶萧萧尽显沧桑之感,江水滚滚东逝又有宏大感慨之意。无边落木好似动态却又静止,不尽长江看似静止却又无限波动。作者的视角从上到下,由近及远,既感叹于時光易老,又感喟于生命的无穷无尽,代代不息。用此类比可以说是诗人胸怀的广大,境界的高远。没有家国天下情思是断写不出如此诗句的。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对仗最为工整。万里对百年,悲秋对多病,长作客对独登台。作者从空间的转换写到了时间的渺远,时空轮换结合,自己孑然一身、作客他乡,又年老多病,孤独无依,正好赶上这个寂寥的秋季,作者落寞的心情是可以想见的。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既包含了对自己个人生活病困潦倒的感慨,也包含着对终生壮志无法实现的激愤和哀怨。“艰难”二字印证了自己在理想抱负实践道路上的艰难,晚年又潦倒多病,原来可以借酒浇愁,谁知晚年被病痛折磨的自己连酒都不能喝了。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愁到最深处时不言愁 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登高》这首唐诗被誉为七律之冠,其实也是诗人一生坎坷、颠沛流离命运的集中写照。从空间当中的“万里”到时间当中的“百年”,都融入到诗人此时此刻的心境之中。而在此时,才能把诗人人到暮年而又落魄的这一生展现出来。对于读者来讲,唯有人到中年,经历人世纷纷,才能真正懂得杜甫在这首唐诗所描绘的种种悲苦。 ※唐代第一落魄之诗 767年,安史之乱虽已结束,但地方军阀混战,天下仍无太平,重阳佳节,诗人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感慨万千,登高远眺,萧瑟的秋景无疑在诗人的心头雪上加霜,全诗交织着少陵老病孤愁的悲哀,渗透着潦倒无依的感慨,成此千古绝唱。《登高》正如胡应麟《诗薮》所言: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杜甫对自己的痛苦感到了不可忍受,且敢于倾诉,他以自己的苦难的为基础,替时代的痛苦在呐喊。 ※重点梳理 任务活动一 初步理解 诗歌主要写重阳节登高,哪些诗句是写登高所见?哪些诗句是写登高所感?这首诗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前两联写登高所见,后两联写登高所感。(2)凄楚、悲伤、痛苦、孤独、沉郁、顿挫。 任务活动二 赏析技巧,体悟情感 1.这首诗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了哪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什么特点?“哀”字在首联及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猴、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 (2)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 (3)“哀”字让诗句中的天、风、沙、猿啸、鸟飞顿时带上了伤感色彩,为首联营造的画面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tb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