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2022届高三语文热点题型新题精选(第一辑)(解析版).doc

古代诗歌鉴赏-2022届高三语文热点题型新题精选(第一辑)(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14 古代诗歌鉴赏 一、(2021·合肥一中·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垂虹亭 张孝祥① 舣棹②太湖岸,天与水相连。垂虹亭上,五年不到故依然。洗我征尘三斗,快揖商飙③千里,鸥鹭亦翩翩。身在水晶阙,真作驭风仙。 望中秋,无五日,月还圆。倚栏清啸孤发,惊起壑龙眠。欲酹鸱夷西子④,未办当年功业,空系五湖船。不用知余事,莼鲈正芳鲜。 注:①张孝祥:南宋爱国词人。②舣(yǐ)棹:停船靠岸。③商飙(biāo):秋风。④鸱(chī)夷西子:相传范蠡辅佐勾践灭吴后,携西施隐居于五湖(太湖),自号“鸱夷子皮”。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五年前曾游太湖,如今重来,见湖上水天一色,鸥鹭翻飞,风景如故。 B.面对太湖美景,词人在想象中仿佛置身水晶宫阙,成了驾驭长风的仙人。 C.词人凭栏长啸,以至“惊起壑龙眠”,想象和夸张手法强化了慷慨激昂的情绪。 D.范蠡是词人仰慕的榜样,因为范蠡不贪恋功名权位,退隐江湖,独善其身。 (2)史载张孝祥“尝慕东坡,每作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这首词跟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 【答案】(1)D (2)①从思想情感上看,两首词都抒发了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表现了壮志难酬的悲凉心境。②从表达技巧上看,这两首词都是借古抒怀,借助联想想象,运用典故、夸张等手法,使情景有机交融,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③从语言风格上看,两首词在遣词造句上都讲求刚劲有力,展现了典型的豪放派风格。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D.“因为范蠡不贪恋功名权位,退隐江湖,独善其身”错误。词人仰慕的是范蠡功成身退、游乐江湖;“未办当年功业,空系五湖船”是慨叹自己功业未成,却无奈退隐江湖。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诗歌思想感情、表达技巧以及语言风格的能力。 题干要求分析作品与苏轼名作的相似之处,解答此类题目宜从整体上把握作品,选取诸如思想情感、意象意境、表现手法、语言特点、风格特征等比较大的角度,而不宜拘泥于局部内容或个别词句。 二、(2021·马鞍山二中·开学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姚显叔南屿书院 戴复古 朝夕置身书卷间,纷华满眼几曾看。 山林不受尘埃浣,屋宇无多气象宽。 立脚怕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 漫山桃李争春色,输与寒梅一点酸。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为南屿书院题写此诗,诗歌内容包括书院环境求学态度与为人处世。 B.诗歌首联叙写书院的读书人从早到晚埋首于书卷之中,未曾关注人间繁华。 C.山林不受尘俗玷染,房屋不多但气象宏大,景物描写表达了对书院的赞美。 D.尾联将漫山桃李与寒梅对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书院桃李满天下的期许。 (2)诗歌颈联广受人们推崇,它有何含意?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答案】(1)D (2)①立足于世,最怕随波逐流;②古人的东西,即使留心学习,也很难达到他们的境界。③诗人用这两句话告诫书院学子:为人处世要坚定立场,坚持操守,不盲从,不随流俗;学无止境,切忌浅尝辄止。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的能力。D.“对书院桃李满天下的期许”错误,尾联中“桃李”是贬抑的对象,诗人肯定的是无意争春的“寒梅”。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含义的能力。“立脚怕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意思是:人生活在世上,应当站稳脚跟,有自己的志向、操守,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在学院之中,应当留心学习,但是古人的境界很难达到。从中可以看出,颈联蕴含深刻的哲理:“立脚”即立足于世,“怕随流俗转”用一个“怕”字告诫学院学子,应当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否则就会失去自我。“学到古人难”指出学到古人的境界确实很艰难,但是应当在学习上留心、认真,不因“难”而放弃,否则学习只能浅尝辄止,难有大成。 三、(2021·临川一中·月考)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边雁 邝露(注) 候雁发金河,纷纷带雪过。 阵连关月小,声断塞风多。 高举愁梁稻,低飞怯网岁。 羽毛非敢惜,书札奈君何! 注:邝露,明末广东著名诗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工于诗词,通晓兵法、骑马、击剑、射箭,又是古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和书法家。南明唐王时任中书舍人,永历帝时出使广州,清兵入粤,邝露与诸将勤力死中,几十余月,城陷,不食,抱琴而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战事频仍,北雁南飞,万里迢迢,带雪经霜,凄惶无助。 B.渐行渐远的雁阵飞过,让人倍觉动荡,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边塞的冷清。 C.萧萧乱世何以安,有稻粱愁,亦有罗网忧,彷徨失落中,格外焦灼。 D.此诗寓复杂的情绪于萧瑟之景,借雁阵成列而飞抒发浓烈的愁怀,淋漓尽致。 (2)屈大均评邝露:“虽《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tb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