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公开课课件(共24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

《诫子书》公开课课件(共24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你知道他有哪些事迹吗? 三顾茅庐 草船借箭 七擒孟获 赤壁之战 舌战群儒 空城计 挥泪斩马谡 《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写诸葛亮只身随鲁肃过江、游说东吴群臣。时值刘备新败,退守夏口,曹操大军压境,东吴上下主降之风日盛。在此情势下,诸葛亮以其超人的胆识同东吴群儒展开舌战,并以其滔滔辩才使对手一个个皆成“口”下败将,并最终说服了孙权,使孙刘联盟共抗曹操的局面得以形成。 舌战群儒 鲁肃引诸葛亮见的东吴的一群谋士并非泛泛之辈,而都是有学问的人。诸葛亮在东吴诸儒的诘问中从容做对,侃侃而谈,纵横捭阖,游刃有余,终使“张昭并无一言回答”,“虞翻不能对”, “步骘默然无语”,“薛综满面羞惭,不能对答”,“陆绩语塞”,“严畯低头丧气不能对”,“程德枢不能对”,以至众人“尽皆失色”。 你觉得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三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走近作者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作为一代历史伟人,他最大的功绩是辅佐刘备开创蜀国基业,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及道德文章,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为后世楷模。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读准字音,读对停顿。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fú yín suì 朗读课文 疏通文意 《诫子书》这个题目有什么含义? 2. 小组之间相互讨论,疏通文意。 夫 君子 之 行, 静    以 修 身,  俭 以  养 德。 非  淡泊    无 以   明志, 句首发语词,无义 品德高尚的人 操守、品德 的   用屏除内心杂念来 修养身心, 屏除内心杂念 用来 修养 身心 君子 的 操守品德, 节俭 用来 培养 品德  用节俭来培养(高尚的)品德, 不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没有什么可以拿来 明确志向 不  内心恬淡(就)没有什么可以拿来 明确志向。 疏通文意 非  宁静   无以 致 远。 夫学须 静 也, 才  须 学也, 非学无以     广 才, 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远大目标 达到 学习必须 集中精神 学习 安静 增长才干 不   集中精神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 增长才干必须学习, 增长 没有什么可以用来 才干 不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 疏通文意 非 志 无以成学。淫 慢 则不能励精, 险躁  则不能治 性。 年  与   时   驰, 志向 完成学业 懈怠 放纵 轻薄浮躁 就不能 陶冶 性情。 轻薄浮躁 就 陶冶 没有志向不能完成学业。 年龄 时光 疾行,迅速逝去 年龄随同    时光  迅速逝去, 就 振奋精神 性情 随同 疏通文意 素材风暴:/ PPT模板:/ AE视频:/ PSD素材:/html/psd/ 矢量素材:/html/vector/ Flash素材:/html/flash/ 图片素材:/html/photo/ PS插件:/html/pschajian/ 意 与 日 去,遂 成 枯落。 多 不接世,  悲 守 穷庐, 将复何及! 意志 时间 终于 消逝 多数对社会没有贡献 多数 对社会没有贡献 悲伤 意志随同时间消逝, 困守 破房子 悲伤的困守在破房子里, 怎么来得及 怎么来得及了。 枯枝落叶(形容人韶华逝去) 终于成为枯枝落叶, 疏通文意 1. 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对后代的殷殷期盼之情。 思考探究 2. 本文作者阐述的观点是什么?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两方面:学习和做人 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 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于“躁”字,把静、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 3. 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成才需要具备哪几个条件? 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致远)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思考探究 4. 本文的句式有什么特点,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tb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