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柱色谱法:普遍采用的固定相是Diaion HP-20,ToyopearlHW-40,Sephadex LH-20及MCI Gel CHP-20。以水-甲醇、水-乙醇、水-丙酮为流动相(洗脱剂)。 (4)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鞣质不仅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而且还可以用于判断鞣质分子的大小、各组分的纯度及α、β-异构体等,具有简便、快速、准确、实用性强等优点。 * ppt课件 1.冷热处理法:鞣质在水溶液中是一种胶体状态,高温可破坏胶体的稳定性,低温可使之沉淀。 2.石灰法:利用鞣质与钙离子结合生成水不溶性沉淀,使鞣质沉淀析出;或在中药原料中拌入石灰乳,使鞣质与钙离子结合生成水不溶物。 3.铅盐法:在中药的水提取液中加入饱和的乙酸铅或碱式乙酸铅溶液,可使鞣质沉淀而被除去,然后按常规方法除去滤液中过剩的铅盐。 除去鞣质的方法 * ppt课件 4.明胶法:在中药的水提取液中,加入适量4%明胶溶液,使鞣质沉淀完全,滤除沉淀,滤液浓缩至小体积,加入3-5倍量的乙醇,以沉淀的明胶。 5.聚酰胺吸附法:将中药的水提液通过聚酰胺柱,鞣质与聚酰胺以氢键结合而牢牢吸附在聚酰胺柱上,80%乙醇亦难以洗脱,从而达到除去鞣质的目的。 6.溶剂法:利用鞣质与碱成盐后难溶于醇的性质,在乙醇溶液中用40%氢氧化钠调至pH9~10,可使鞣质沉淀,再滤过除去 除去鞣质的方法 * ppt课件 有机酸 分子中具有羧基(不包括氨基酸)的一类酸性化合物。 存在于植物的叶、花、茎、果实、种子、根等部分。 常以盐、脂肪、蜡、酯等形态存在。 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 ppt课件 一、结构与分类 脂肪族有机酸 芳香族有机酸 萜类有机酸 * ppt课件 (一)脂肪族有机酸 脂肪酸是脂肪族中含有羧基的一类化合物。此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中。脂肪酸在生物体内是以乙酰辅酶A和丙二酸单酰辅酶A为原料而被生物合成的,它们在生物体内几乎均以酯的形式存在。脂肪酸类成分也是中药中一类重要的有效成分,具有很多重要的用途。此外,中药中也有很多生物活性物质是由各种脂肪酸通过生物合成而得到的,例如由花生四烯酸转化而成的前列腺素类成分具有非常强的多方面的生物活性,使其与其他花生四烯酸类代谢产物一起成为新药开发的重要目标。 * ppt课件 二 、脂肪酸的结构分类 1.饱和脂肪酸 2.不饱和脂肪酸 * ppt课件 饱和脂肪酸 结构特点为分子中没有双键。如分子中含16个碳的棕榈酸和含18个碳的硬脂酸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中。饱和脂肪酸能促进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使血中胆固醇含量升高,二者易结合并沉积于血管壁,是血管硬化的主要原因。 如: 棕榈酸(16:0):CH3-(CH2)14-COOH 硬脂酸(18:0):CH3-(CH2)16-COOH * ppt课件 不饱和脂肪酸 根据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双键数目的不同,不饱和脂肪酸可分为: (1)单不饱和脂肪酸 (2)多不饱和脂肪酸 * ppt课件 三、主要的生理活性 1.溶解性 2.酸性 3.羟基的置换反应 4.酸败 5.显色反应 * ppt课件 四、脂肪酸的提取与分离 1.提取 2.分离 * ppt课件 脂肪酸的提取 1、有机溶剂提取 常用乙醚、石油醚及环己烷等亲脂性有机溶剂进行提取,回收溶剂即得粗脂肪酸。 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通常在0.1Kpa~5Kpa,温度30℃~45℃下提取总脂肪酸。 * ppt课件 脂肪酸的分离 1.蒸馏法 实际工作中可分为减压分馏和分子蒸馏两类方法。通过控制温度及真空度,即减压降低沸点,减少热变性等手段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常和尿素结晶法配合使用。 2.丙酮冷冻法 碳链长度及饱和程度不同的脂肪酸,在过冷的丙酮溶剂中溶解度不同,借此达到分离的目的。将脂肪酸混合物加到预先冷至-25℃以下的丙酮中,搅拌,滤过,除去结晶,浓缩后,即得含有较高浓度的EPA及DHA。 * ppt课件 第三节 氨基酸和蛋白质 一.含义 氨基酸:是一类既含羧基又含氨基的一类化合物。 蛋白质:是由多达几百个氨基酸残基通过肽键连接而成。 酶:为活性蛋白质。 通式: * ppt课件 二.性质 1.氨基酸性质 无色结晶,熔点较高。 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丙酮、乙醚、氯仿)。 两性化合物,和强酸、强碱都能成盐。 等电点---在氨基酸溶液中,氨基酸分子中氨基和羧基电离趋势相等时溶液的pH值。等电点时,氨基酸的溶解度最小。 * ppt课件 显色反应: (1)茚三酮加热多显紫色,用于氨基酸鉴别、薄层喷雾显色。 (2)吲哚醌试剂,不同氨基酸显不同颜色。 (3)1,2-萘醌-4-磺酸试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