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饲料添加剂学; 第二章 饲料添加剂原料的生产方法
饲料添加剂原料的生产方法普遍应用的是化学法、发酵法、提取法和基因工程技术等。 ;第二章 饲料添加剂原料的生产方法(化学法)
化学法是指用化学工程生产各种产品的工艺方法。
一、化学工程技术
1、石油化工和高分子化工——生产初级原料,如维生素
B6生产需要的氯乙酸等。
2、无机化工——饲料用尿素的生产。
3、精细化工——大部分维生素、微量元素添加剂原料。
4、生物化工——饲料改良剂和维生素生产,后用于某些
抗生素添加剂的合成,如喹乙醇等。 ;维生素名称 ;第二章 饲料添加剂原料的生产方法(化学法)
三、尿素生产工艺(举例)
; 第二章 饲料添加剂原料的生产方法(微生物发酵法)
一、微生物发酵工程特点
1、微生物一般特点;
2、生物学特性;
3、生产安全、能源消耗低;
4、原料便宜、易于选材;
5、投资少,成本低;
6、有利于环保;
7、发酵工程生产的缺点。
; 第二章 饲料添加剂原料的生产方法(微生物发酵法)
二、微生物与饲料添加剂原料生产
; 第二章 饲料添加剂原料的生产方法(微生物发酵法)
三、原料生产工艺
1. 生物发酵的工艺流程 ; 第二章 饲料添加剂原料的生产方法(微生物发酵法)
2.杜拉霉素法制造工艺 ;第二章 饲料添加剂原料的生产方法(分离提取)
一、天然物中饲料添加剂有效成分提取与分离
(一) 提取方法
1.溶剂萃取法——包括浸渍法;回流提取法;连续提取
法。
2.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
馏而不被破坏,与水不发生反应,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
成分的提取。 ;第二章 饲料添加剂原料的生产方法(分离提取)
(二)各种分离纯化方法
1.两相溶剂萃取法;
2.结晶法;
3.沉淀法;
4.盐析法;
5.分馏法;
6.色谱法。
; 第二章 饲料添加剂原料的生产方法(分离提取)
二、化工或生物发酵制品的提取与分离
(一)粉碎——粗碎、中碎和细碎;磨碎或研碎
(二)结晶与重结晶
(三)萃取
(四)离子交换及吸附
(五)过滤
(六)蒸发浓缩
(七)脱色
(八)离心分离
; 第二章 饲料添加剂原料的生产方法(分离提取)
以柠檬酸提纯工艺
;第二章 饲料添加剂原料的生产方法
(基因工程技术)
基因技术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四个方面。 ;第二章 饲料添加剂原料的生产方法
(基因工程技术)
基因工程主要涉及一般生物类型所共有的遗传物质——核酸的分离纯化、体外剪切、拼接重组及扩增与表达等技术。 ;第二章 饲料添加剂原料的生产方法
(基因工程技术)
细胞工程则包括一切生物类型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离体培养、繁殖、再生、融合以及细胞核、细胞质乃至染色体与细胞器的繁殖与改建等操作技术。 ;第二章 饲料添加剂原料的生产方法
(基因工程技术)
酶工程是利用生物有机体内酶所具有的某些特异催化功能,借助固定化技术、生物反应器和生物传感器等新技术、新装置生产特定产品的技术。 ;第二章 饲料添加剂原料的生产方法
(基因工程技术)
发酵工程,也称微生物工程,是给微生物提供发酵等条件,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转化功能生产月的产物的技术。;第二章 饲料添加剂原料的生产方法
(基因工程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方法
基因工程是在体外或试管中借助于酶促反应,将目的基因或异源DNA片段与适当的载体进行重组,造成杂种DNA分子。然后再将这些杂种DNA分子输入到受体细胞(微生物)内,进行无性繁殖,并使所需要的基因在细胞内表达,产生出人们所需的产物,或创造新的生物类型。这种获得新功能的微生物称为“工程菌”。 ;第二章 饲料添加剂原料的生产方法
(基因工程技术)
基因工程的主要技术操作包括:
1.目的基因的分离——把目的基因(即具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段:从供体细胞中提取出来,或人工合成出来。
2.目的基因与载体相结合——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目的基因和基臣载体,可以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然后将外源目的基因和载体DNA混合,再添加DNA连接酶,在一定条件下,便可以使目的基因与载体通过“退火”和连接的步骤而形成重组体DNA。
3.重组体DNA进入受体——重组体DNA通过再次转化,转入到适宜的宿主细胞,并在其中进行复制、表达,产生人类所需要的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