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蔡邕为中心考察汉灵帝时期产生五言诗的可能性(历史学毕业论文)
文档信息
属性:
F-0183AK,doc格式,正文8234字。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适用:
作为文章写作的参考文献,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摘取等相关工作。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2
搞要 2
关键字:蔡邕,为中心,考察,汉灵,时期,产生,五言诗,可能性,整体 2
一、蔡邕在汉末文坛的地位 3
(一)蔡邕文学创作丰富 3
(二)蔡邕在当时文化传播中作用显著 3
(三)蔡邕在当时士人中的地位 4
(一)鸿都门学的设立 4
(二)蔡邕等人对鸿都门学的反对与《古诗十九首》创作的环境 5
三、从蔡邕的文学创作看灵帝时期五言诗创作尚处于发生阶段 5
(一)蔡邕诗赋创作的比较 5
(二)蔡邕时代诗歌创作的特征 6
(三)从蔡邕的五言诗创作看汉灵帝时代的五言诗成就 7
四、从蔡邕时代的文人出处看作者不可能怀玉自弃 8
(一)察举制度的网罗 9
(二)文人激扬名声的风尚 9
(三)文人交游的自由 10
五、汉灵帝时期的文化状况为《古诗十九首》的发展所做的准备 10
(一)汉末乱政为五言诗的“穷情写物”的个性化抒情打破了束缚 10
(二)纸张对简帛的逐渐替代促进了五言诗的勃兴 11
参考文献: 12
论文原创声明(模板) 14
论文致谢(模板) 15
正文
以蔡邕为中心考察汉灵帝时期产生五言诗的可能性(历史学毕业论文)
搞要
摘要:从整体上看,蔡邕文学创作的题材内容是广泛的,但从具体文学体裁来看,蔡邕诗歌的内容与赋的内容相比题材内容狭窄的多,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关于蔡邕在汉末文坛的地位探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对于《古诗十九首》的产生时期的判断,以古诗产生
关键字:蔡邕,为中心,考察,汉灵,时期,产生,五言诗,可能性,整体
从整体上看,蔡邕文学创作的题材内容是广泛的,但从具体文学体裁来看,蔡邕诗歌的内容与赋的内容相比题材内容狭窄的多,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关于蔡邕在汉末文坛的地位探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对于《古诗十九首》的产生时期的判断,以古诗产生于桓灵时代的观点最为集中,梁启超、罗根泽、袁行霈、李炳海均持这一观点,而木斋先生的著作《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经过详尽考证,明确地将《古诗十九首》归入建安时期作品,并进而提出其为曹植甄后作品的结论,引起学界的震动。
对此,张朝富在肯定木斋先生学说价值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思考:“五言诗在曹魏这里大兴,借鉴比独造说似乎更为可能些。”并进而认为,“最为可能的是,它们还处在五言诗的早期阶段mdash;mdash;mdash;汉代”据此,若想探讨《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考察建安之前的汉灵帝时期的文学创作,尤其是五言诗创作的状况便有了必要。
汉灵帝统治时期之前虽有五言诗作出现,如班固的《咏史》,然其质木无文,不符合五言诗成立的基本特征。古诗十九首被称作“五言之冠冕”,是否能在汉灵帝时代产生,灵帝时代文坛盟主蔡邕具有标志性作用,因此,本文以蔡邕为中心考察汉灵帝时期产生五言诗的可能性。
一、蔡邕在汉末文坛的地位
蔡邕(133mdash;192)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经学家、书法家,精通辞章、天文、音乐等。蔡邕在当时文坛地位极高,实际上处于当时文坛盟主的地位,至少应该承认当时整个文坛没有人的地位能够超过蔡邕。这可从以下得到印证:
(一)蔡邕文学创作丰富
根据《后汉书·蔡邕传》记载,蔡邕创作了“诗、赋、碑、诔、铭、赞”等文学作品“凡百四篇,传于世。”其中仅存世的碑铭就有约50篇,涉及当时的名士、贤达、师友等人,所作碑铭,在当时声名最著。刘勰赞美说:“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才锋所断,莫高蔡邕。
(二)蔡邕在当时文化传播中作用显著
蔡邕对文化传播的影响从《论衡》与熹平石经二事中可见一斑。首先看《论衡》的传播。《论衡》最初在中土并无传播,蔡邕入吴一见倾心,大加称赏,带入北方,由此才传播开来。其次,为了避免后学对儒家经籍的穿凿,蔡邕与杨赐、马日磾等人,一起校定六经文字。蔡邕亲自书丹,镌刻成石碑,立于太学门外。“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填塞街陌。
观视及摹写者能达到每天千余辆,一方面是因为刻写内容的重要,另一方面应该有蔡邕书法的影响。同时,此次事件,扩大了蔡邕在士人的影响也是势所必然。
(三)蔡邕在当时士人中的地位
正因为蔡邕对当时文士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当时的儒士典范陈蕃、李膺竟然依据其品评而定高下。据《世说新语·品藻》中记载:汝南陈仲举,颍川李元礼二人,共论其功德,不能定先后。蔡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探究名堂一词的由来(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价值观视域下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探析(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马克思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比较探析(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傅伟勋创造性诠释思想的文化现代性启示(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汉语中动构式认知分析(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新余方言与普通话形容词三个平面比较(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论中原官话的阴阳对转(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淮北方言词汇特点研究(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房地产库存问题与去库存对策(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为字被动句的历时演变研究(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明清时期徽州社会陋俗的特点及应对(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丝绸之路与汉代香料的输入(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以容美田氏为例探讨土司与下属的交往策略(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日本文化民族主义的发展历程(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唐代妇女生生活开放性的表现与原因(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英国民主制度形成过程中民族性格的作用(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古希腊公民教育的内容及其对当代公民品德培育启示(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中国古代东夷文明研究(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探索纠错机制缺失和苏共衰败的逻辑联系(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拜占廷帝国皇位继承的动荡与原因分析(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