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鸦片战争到民国初年贵州的民族研究(历史学毕业论文)
文档信息
属性:
F-0183V1,doc格式,正文10059字。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适用:
作为文章写作的参考文献,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摘取等相关工作。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搞要 1
关键字:鸦片战争,民国初年,贵州,民族,研究,鸦片战争,爆发,中国 2
一、外国传教士及学者与贵州民族研究 2
二、客籍文士及黔中文人与贵州民族研究 7
三、地方志与贵州民族研究 11
参考文献: 13
论文原创声明(模板) 14
论文致谢(模板) 15
正文
鸦片战争到民国初年贵州的民族研究(历史学毕业论文)
搞要
摘要: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这一历史巨变中,地处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贵州受到了多方面冲击,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鸦片战争到民国初年贵州民族研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一、外国传教士及学者与贵州民族研究鸦片
关键字:鸦片战争,民国初年,贵州,民族,研究,鸦片战争,爆发,中国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这一历史巨变中,地处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贵州受到了多方面冲击,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鸦片战争到民国初年贵州民族研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一、外国传教士及学者与贵州民族研究
鸦片战争,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断深入,外国传教士除有权在五口通商口岸传教外,还获得了在中国内地自由传教的特权。由此,以天主教和基督教为主的外国传教士先后进入地处偏远的贵州公开传教。一方面,为发展教民、增加信徒,针对贵州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民穷地贫的现状,传教士以建立学校、医馆诊所、孤儿院等慈善机构为基本手段进行教会活动。一些传教士对其传教范围内的民俗民风、生产生活状况等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得出的情况,结合实际用于改善传教方式。除此之外,还将调查资料整理成文,甚至其中一部分作公开发表。另一方面,天主教作为急先锋,为配合帝国主义军事侵略、资源略夺的需要,一些传教士利用传教之机,大量收集动植物、矿产资源、地形地貌、气象特征等资料。这些资料作为情报被送出国的同时,并以不同的形式公诸于世。同时由于语言的不通,为传教方便,一些传教士从语言学的角度编写工具书。再者,为反映传教动态,一些传教士对其传教活动进行了记录。以上种种,在客观上导致了外国传教士与贵州民族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清廷对天主教开放“教禁”,但贵州未在其列。直至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原属四川教区部分的贵州天主教会才成为独立教区。天主教贵州教区主要于黔中、黔北、黔东北、黔西南建立播教点和教堂进行传教活动。至辛亥革命,此间于1853年mdash;mdash;1860年,天主教贵州教区教区长童文献于咸丰七年(1857年)十月,倡导创办了年鉴式的法文刊物mdash;mdash;《贵州教区日志》。该刊为期12年,其内容除包括教区传教活动情况之外,每年有2期专门刊载地方风土人情。“1856年,(童文献)受聘为法国帝国动植物研究社名誉社员后,收集并寄回数千种贵州植物标本,后出版了《贵州植物谱》”,该书可谓贵州最早的植物志。“传教士马伯禄于1896年mdash;mdash;1900年任独山本堂期间,对独山名贵花草、稀有动物、地下宝藏等广泛收集,运往法、英、美等国”。“教会重视测绘地图”,“详细到一个山头,一条小溪,一个村庄”。1902年mdash;mdash;1939年,担任贵阳大修院院长的范恩利和传教士周忠臣,三四十年不间断绘制《贵州教区详图》,后由香港印刷发行。
贵州清镇机场修建时,即参考此资料而确定。他们将长期拍摄的“地形、山水风景、民族服装、民间生活。把照片寄往法国或制成明信片,广为传播”
为传教方便,法国传教士方义、卫利亚在黔西南布依族地区进行大量考察的基础上,编纂出版了《夷法词典》即《布依语与法语对译》,1908年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现有文章称其为《布法词典》。该词典“收录了十万余条句子,一百万余个词汇,这些句子和词汇含有丰富的古法语和古布依语(甚至有古汉语)”,并以“法式布依文加法式音标和法语注解”,“是外国人研究布依族文化最早的典籍资料”。另有法国传教士萨维那著有《苗法词典》(1917年)。《夷法词典》、《苗法词典》“是贵州最早从语言学角度对布依语和苗语进行研究的著作”
继天主教之后,光绪三年(1877年)内地会首先将基督教传入贵州,随后基督教众多派别入黔传教,其中内地会、循道公会的影响较大。“在贵州传教时间最长、范围最广、信徒最多,培养的下层传道人员较多”。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