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阳陵帝陵外藏坑遗址温度变化规律及预报模型(历史学毕业论文)
文档信息
属性:
F-016WCK,doc格式,正文4854字。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适用:
作为文章写作的参考文献,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摘取等相关工作。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搞要 1
关键字:空气温度;土体温度;变化规律;预报模型 2
1. 前言 2
2. 监测点布设 3
3. 温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3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论文原创声明(模板) 9
论文致谢(模板) 9
正文
汉阳陵帝陵外藏坑遗址温度变化规律及预报模型(历史学毕业论文)
搞要
摘要:在对汉阳陵帝陵外藏坑遗址博物馆进行长期环境监测中,对遗址的空气温度和土体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探讨,得出该遗址土体温度的预报模型,并验证其可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全封闭式土遗址博物馆的土体温度和空气温度之间存在一次线性函数关系,土体温度预报模型的建立拓宽了遗址本体环境监测的范围
关键字:空气温度;土体温度;变化规律;预报模型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4)06-0069-06
1. 前言
位于陕西咸阳的汉阳陵帝陵外藏坑遗址是我国第一座全封闭式土遗址博物馆[1-5],该馆全封闭式的展陈模式将遗址保护区和参观游览区隔离开,避免了游人与遗址的直接接触,全地下式建筑也减轻了环境因素导致的遗址破坏[6-7][3]。然而温度、湿度、光辐射、空气污染物、微生物及昆虫活动等因素仍然在潜移默化中破坏着文物[8-16]。在这类因素作用下,文物材料不断地发生老化变质,并逐渐走向消失,从而造成对文物使用寿命的严重威胁。根据郭宏在《文物保护环境概述》中的论述:“遗址文物的破坏通常是多个因素同时作用的后果,其中最基本最常发生作用的是文物所在环境的空气温湿度,它们是决定一切物理、化学、生物作用的两个基本条件。”[16]因此,本文以空气温度和土体温度为研究对象,对汉阳陵帝陵外藏坑的温度变化规律进行初步探究。
目前已有学者对汉阳陵帝陵外藏坑遗址的环境进行过长期追踪及相关分析,研究主要集中在遗址的热湿环境和病害成因方面。杨雅媚、曹军曦认为汉阳陵外葬坑文物酥碱、风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污染物及降尘通过空气交换进入外葬坑,与土壤中的化学成分发生缓慢反应[17];王静、闫增峰通过追踪评价该遗址的热湿环境,对外藏坑遗址的建筑节能性进行评估,讨论了遗址保护展厅存在的缺陷[6-7];王觅通过对遗址的热湿环境和顶面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外藏坑顶面结露的技术措施[18];王永进、马涛等人通过离子色谱测定得出土体表面泛白为可溶盐富集迁移产物[19];李莹莹通过示踪气体衰减法定量证明了外藏坑围护结构并非完全密闭,存在气体交换[20]
综上所述,目前对汉阳陵帝陵外藏坑展陈环境方面的研究,主要成果有:1.初步了解了外藏坑遗址的热湿环境规律,分析了该遗址博物馆建筑上的不足;2.对外藏坑全地下式封闭博物馆的建筑节能和热工性能进行了评估,提出了改进意见;3.证明了外藏坑遗址并非完全密闭,得出气体渗透速率。前期的研究为研究外藏坑遗址温度规律提供了一定基础,但仍存在以下不足:1.温度规律研究主要针对外藏坑内空气温度,并未对遗址本体的温度变化规律研究;2.缺少对遗址本体和遗址空气温度的对比分析研究,对二者间的相互关系仍不明确。本文将针对以上不足,研究全封闭式条件下室内土遗址的空气温度和土体温度一个完整周期年的变化规律,通过对空气温度和土体温度进行相关分析,得出该展陈模式下土体温度的一般预报模型,通过空气温度即可算得土体内部温度,为进一步研究该模式下土遗址的劣化机理提供数据支持。
2. 监测点布设
根据监测位置不同,监测点分两种,第一种点设置在每个外藏坑内土体表面,主要监测外藏坑空气中温度的变化情况;第二种点设置在外藏坑底部土体内10-15cm左右,监测土体内部温度的变化情况,具体点位见图1。
3. 温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环境监测自2011年6月起,研究时间为2011年6月―2012年5月,数据传输时间间隔为10min,监测周期1d。分别选取K13、K14、K17、K21的温度监测点反映遗址的温度变化。根据前期研究,室内环境相比大气环境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滞后期约为1个月。现选取2011年8月、11月,2012年2月、5月代表一年中的夏、秋、冬、春季的变化。
空气温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表1为2011年6月―2012年5月各外藏坑的月均温。根据表1制作各外藏坑年际变化图,见图2。
由图2可以看出展厅内两个区域外藏坑大气温度季节性变化规律一致。以K14为代表的二区,在一年中遗址气温的最大值出现在8月,最高温约为2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终身学习视域下的五年制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探讨(教育论文).doc
- 高职学生学习汽车类专业课的积极性调动研究(教育论文).doc
- 责任制小组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医学论文).doc
- 舒适护理在显微手术治疗额叶胶质瘤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医学论文).doc
- 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的难题及对策(法学论文).doc
- 盗窃罪与诈骗罪的界限(法学论文).doc
-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综合效果评价(医学论文).doc
- 异常天象与疫病流行的相关性探究(医学论文).doc
- 浅议中国出口稀土案的法律原则问题(法学论文).doc
- 启肝毓坤汤治疗卵巢早衰的效果(医学论文).doc
最近下载
- ISO22301-2019全套程序文件.docx VIP
- 【读后续写】微技能指导.pptx VIP
- 18D009 数据中心工程设计与安装.pdf VIP
- 读后续写若干微技能.doc VIP
- 202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新版真题卷(附每题解析).pdf VIP
- 【读后续写微技能】高考英语新题型--读后续写微技能.pdf VIP
- 【读后续写】新高考英语-专题04 读后续写速成:“万能公式”造句法 .docx VIP
-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0篇.doc VIP
- 安全管理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检验课件.ppt VIP
- 浙江省金华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英语上第一次月考模拟试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