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济学思维的决定论和机械论
——反思经济学的哲学基础(之二)
经济科学背后的本体论、宇宙论、知识论和人生论,直接源于西方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7 世纪欧洲兴起的科学大潮,彻底改变了西方世界的思维模式,改变了人类历史的演进方向。科学和技术的兴旺发达,不仅让欧洲拥有了征服物质世界的绝对优势,而且让欧洲拥有了征服精神世界的巨大优势。那些惊世骇俗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创造,让全人类叹为观止。欧洲人凭借科学技术的神奇魔力,成功征服全世界。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胜利或许更加彻底。西方崛起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摧枯拉朽之势、雷霆万钧之力,迅猛席卷全人类。一切社会科学和精神学问,包括宗教、哲学、历史、法律、伦理、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所有一切学问,无不深受科学方法论的影响。科学思维对经济学哲学基础的影响尤其深远和全面。若要检讨主流西方经济学的成功和失败、优势和劣势,若要为经济学的未来开辟新的方向,我们首先需要总结西方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理解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如何决定了经济学的基本性格。
西方科学世界观的核心就是决定论、机械论或命定论,此为西方学术界的共识。1979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非平衡热力学开拓者普里戈金和助手斯唐热出版名著《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吹响了重新塑造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嘹亮号角。该书开篇就说:“我们对自然的看法正经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转向多重性、暂时性和复杂性。长期以来,西方科学被一种机械论的世界观统治着,按照这种观点,世界就像是一个庞大的自动机。”
《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为《从混沌到有序》撰写长篇序言,很好地描述了西方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西方科学占统治地位的世界观或所谓方法,源自 17 世纪和 18 世纪的经典科学或牛顿体系。它们描绘出这样一个世界,其中每个事件都由初始条件决定,这些初始条件至少在原则上是可以精确给出的。在这样的世界中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在这样的世界中所有的细部聚到一起,就像在宇宙机器中的齿轮一样。这种世界观把拉普拉斯引向了他那著名的主张,只要给出充分的事实,我们不仅能够预言未来,甚至可以追溯过去。而且这个简单、均匀、机械式的宇宙不仅塑造了科学的发展,它还旁及其他许多领域。它影响了美国宪法的缔造者,使他们创造了一个统治用的机器,它的控制器和平衡轮象一个钟表的零件那样滴答摆动。当梅特涅为创造欧洲势力均衡体系而驰骋的时候,在他的行李袋中带着一部拉普拉斯的著作。”
决定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孕育出许多基本信念。我们将会看到,经济学和几乎所有社会科学命题,皆源自这些基本信念。
第一个基本信念:决定天地万物或宇宙演变的是自然定律(Natural Law),自然定律具有普适性和永恒性。西方科学的伟大奠基者们始终强调自然定律的普适性和永恒性,他们虔诚追求的科学理想,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图式和普遍真理。
对普适和永恒自然定律的信念,激励无数天才物理学家穷尽毕生智慧去忘我地追寻宇宙万物的基本规律,从而创造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奇迹。的确,物理学家们曾经多次坚信他们已经找到了那个神秘莫测却又充满无限魅力的终极定律。譬如,19 世纪后期,物理学家们非常乐观地宣称,宇宙间的一切皆可以按照连续物质的性质予以解释和推断,物理学的天空只剩下微不足道的一点儿乌云了。然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横空出世,粉碎了物理学家的乐观情绪,开启了物理探索的崭新天地。原子结构和不确定性原理的发现,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摧毁了决定论的信念。
然而,乐观情绪总是反复出现。1928 年,由于英国物理学大师狄拉克发现了电子运动方程,使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马克斯波恩非常自信地告诉一群来自哥廷根大学的访问者:“据我们所知,物理学将在 6 个月之内结束。”他相信当时所发现的另一个基本粒子---质子---肯定遵从与电子一样的运动方程,这就意味着理论物理学的终结。很快,中子和核力的发现让波恩的预言破产。下一次激动人心的时刻是爱因斯坦宣告可以将物理学的一切定律浓缩为一个“统一场论”,物理学家致力统一自然界几个基本力的工作确实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本身也是一个基于决定论信念的“经典理论”,无法融合量子力学和不确定性原理(爱因斯坦最著名的格言是:上帝从不掷骰子!),引力与其他自然力无法统一。物理学家再一次意识到,我们离终极定律还有漫漫长路。
霍金的《时间简史》,是有史以来最畅销的科普著作之一。全书激荡着那个意志坚强的残疾天才对普适和永恒定律信念的忠贞不渝,对宇宙演化终极规律的不懈追求。当霍金论及“物理学的统一”之时,他满怀信心地说:“在谨慎乐观的基础上,我们可能已经接近于探索自然终极定律的终点。”
早在 17 世纪后期和 18 世纪早期,自然定律的普适性和永恒性,就一直激励着欧洲哲人去追寻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成就最突出者当属苏格兰启蒙运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