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Rh血型与新生儿溶血 Rh阴性母亲怀有Rh阳性胎儿: 胎儿少量红细胞或D抗原进入母体,母亲血液中出现抗D抗体。 母亲抗D抗体透过胎盘进入Rh阳性胎儿血液,胎儿红细胞发生凝集和溶血。 第六十三页,共66页。 1. 鉴定血型 保证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合 在生育年龄的妇女和需要反复输血的病人,还须使供血者与受血者的Rh血型相合。 2. 交叉配血试验 把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实验(主侧) 把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实验(次侧) 三、输血的原则 同型相输,交叉配血 第六十四页,共66页。 交叉配血试验 既可检验血型测定是否有误,又能发现红细胞或血清中是否存在其他不相容的凝集原或凝集素。 如果的两侧都没有凝集反应,即为配血相合,可以进行输血。 如果主侧有凝集反应,则为配血不合,不能输血。 如果主侧不起凝集反应,而次侧有凝集反应,则只能在应急情况下少量输血。 第六十五页,共66页。 O 型 ——“万能供血者” AB型 ——“万能受血者” 全血输血 成分输血 不可取 异体输血 自体输血 第六十六页,共66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血液凝固 概念: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 本质是一系列酶促生化反应,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的纤维蛋白。纤维蛋白交织成网,将很多血细胞网罗在内,形成血凝块。 血液凝固后l~2 h,血凝块发生回缩,释出淡黄色的液体,称为血清(serum)。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血清缺乏纤维蛋白原和少量参与血凝的其他血浆蛋白质,但又增添了少量血凝时由血小板释放出来的物质。 第三十一页,共66页。 (一) 凝血因子 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凝血因子。 第三十二页,共66页。 凝血因子 除磷脂与因子Ⅳ(Ca2+)外,都是蛋白质。 除Ⅲ(组织因子)外,均存在于血浆中。 很多因子在肝脏合成,Ⅱ、Ⅶ、Ⅸ、Ⅹ的生成需维生素K参与。 具有酶特性的凝血因子都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需激活。如Ⅱ→Ⅱa。 最后的底物是Ⅰ。 第三十三页,共66页。 (二) 凝血过程 凝血过程可以概括为: ① ② ③ 1.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 2.凝血酶原的激活 3.纤维蛋白的生成 “两源三步,相继激活,逐级放大” 第三十四页,共66页。 内源性激活途径和外源性激活途径 因子Ⅹ的激活可以通过两种途径: 内源性激活途径:启动凝血的因子全部来源于血液。如仅血管内膜受损或抽出血液置于玻璃管时发生的凝血。 外源性激活途径:启动凝血的组织因子来源于组织,而不是血液。如创伤出血后发生凝血的情况。 第三十五页,共66页。 1.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Ⅹa-Ⅴa-Ca+-PL)的形成 内源性凝血途径 外源性凝血途径 组织损伤 Ⅸ Ⅸa-Ⅷa- Ca+-PL Ⅶa-Ⅲ-Ca+-PL Ⅹa-Ⅴa-Ca+-PL 第三十六页,共66页。 内源性凝血途径 外源性凝血途径 第三十七页,共66页。 内源性与外源性凝血系统的主要区别 凝血过程的启动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凝血因子分布 参与凝血过程酶的数量 凝血时间 组织和血浆中 内源性凝血 外源性凝血 血管内膜下胶原纤维或异物激活因子Ⅻ 因子Ⅷ复合物 因子Ⅶ复合物 全在血浆中 多 少 慢,约数分钟 快,约十几秒钟 组织损伤释放出组织因子 第三十八页,共66页。 2.凝血酶原激活成凝血酶 第三十九页,共66页。 3.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第四十页,共66页。 第四十一页,共66页。 (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2)蛋白质C系统 (3)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4)肝素(heparin): (三) 抗凝系统 第四十二页,共66页。 (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以抗凝血酶Ⅲ为代表,可与凝血因子(Ⅸa、Ⅹa、Ⅺa、Ⅻa)上的丝氨酸残基结合,将其灭活。 第四十三页,共66页。 (2)蛋白质C系统:蛋白质C由肝合成,以酶原形式存在于血液中。凝血酶能激活蛋白质C,使其有活性。在辅助因子的参与下,能灭活因子Va和ⅩⅢa等,并能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第四十四页,共66页。 (3)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主要来自血管内皮细胞,是体内主要的生理性抗凝物质。可抑制Ⅹa和Ⅶa的活性。 第四十五页,共66页。 酸性粘多糖 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产生 与抗凝蛋白结合,增强其活性 ? 使抗凝血酶Ⅲ与凝血酶亲和力增加100倍 ? 使肝素辅助因子Ⅱ灭活凝血酶的速度加快1000倍 刺激内皮细胞释放TFPI和其它抗凝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00284.pdf VIP
- 新高一,第一次月考反思总结-高一上学期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 22-23年九上《道德与法治》期中试卷.pdf VIP
- 国开(SC)-安全原理-第4次形考作业-学习资料.docx VIP
-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 GB14886-2016.docx VIP
-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 VIP
- 六年级语文质量分析语文工作总结PPT.pptx
- 2025至2030中国增塑剂(塑化剂)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智能学习环境构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民营经济促进法与案例讲座课件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