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工艺流程题总结
化学工艺流程题总结
近几年,体现化学生产技术的“工艺流程题”已成高考的热点,这类
题紧密联系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实际, 这样的题型对于考生来说试题
综合性强,涉及的知识点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大,试题文字多,信
息量大,多数学生会感到解题困难,得分率不高,以下就一张表,分
分钟“秒杀”工业流程题.
原料预处理阶段
1. 研磨、
粉碎
、喷洒
2. 浸出
3. 如何提
1. 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和接触机会,加快反应速率,以提高原料转
化率、利用率、浸取率的目的。
2. 增大接触面积的具体措施有:固体采用粉碎、研磨的方法;液体采
用喷洒的方法;气体采用多孔分散器等。
1. 即浸取、溶解:向固体中加入适量溶剂,使其中可溶性的物质溶解
或通过反应进入溶液。(分:水浸、酸浸、碱浸、醇浸等)。
2. 水浸:是为了分离水溶性和非水溶性的物质。
3. 酸浸:是为了溶解金属、金属氧化物、调节促进某离子的水解而转
化为沉淀等
4. 碱浸:是为了除去油污、溶解酸性氧化物、溶解铝及其化合物、调
节等。
5. 醇浸:为了提取有机物
1. 浸出率:实际浸取量与理论浸取量的比值
2. 提高浸取率可从反应物接触面积、 接触机会、 温度、 反应物的浓度、
1 / 6
高浸出率
4. 灼烧
(煅烧、
焙烧)
5. 搅拌、
加热
6. 增大反
应物浓
度、加压
7. 催化剂
8. 表面处
理
化学工艺流程题总结
溶剂性质等方面思考,适当延长浸出时间、多次浸取等也有助于提高
浸出率。
是指在高温下使固体原料分解、反应或改变结构。
加速溶解;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对于吸热反应,
加热可同时提高原料的转化率,但要避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过热分
解。
1. 可加快反应速率
2. 加压一般是提高气体反应物浓度措施,在气体和固体、液体反应的
体系中并不适宜
3.生产中常使廉价易得的原料适量过量,以提高另一原料的利用率
大大提高反应速率、降低能耗,但不影响化学平衡。使用时必须注意
其活性温度,且防止杂质使催化剂“中毒”,延长使用寿命。
含有很多,如除去表面油污,或金属晶体可用机械发打磨,或化学法
除去表面氧化物等。
分离与提纯条件的控制
1. 控制
2. 控制体系的环境
1. 目的: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而分离
2. 方法:加入能消耗的物质且不引入新的杂质。如要除去 2+
中混有的 3+ ,可加入、 () 2、 2() 23 等来调节溶液的。
1. 蒸发或结晶时,加入相应的酸或碱以抑制某些盐的水解。
2 / 6
氛围
3. 控制温度
4. 趁热过滤
化学工艺流程题总结
2. 需要在酸性气流中干燥 3、 3、 2 等含水晶体,抑制水解并带
走因分解产生的水汽。
3. 营造还原性氛围,防止还原性物质被氧化。如加入铁粉防
止 2+ 被氧化。
4. 加入氧化剂进行氧化。如加入绿色氧化剂 H 2O2 将 2+ 氧化
转化为 3+
绿色氧化剂 H2O2 的优点:不引入新杂质,对环境无污染。
1. 加热:加速溶解、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
动(如促进水解生成沉淀)
2. 降温:防止某物质在某温度时会溶解或分解,或促进平衡
向某个方向移动
3. 控制温度在一定范围内: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如使反应
速率不至于太慢、抑制或促进平衡移动、防止反应物分解、
防止副反应发生、使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等。
4. 如题目中出现了包括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的溶解度信息,
则要根据它们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改变的情况,寻找合适的
结晶分离方法。
1 防止过滤一种晶体或杂质的过程中,因温度下降而析出另
一种晶体。
2. 若首先析出的是产品,则防止降温时析出杂质而影响产品
纯度(目的是提高产品纯度);若首先析出的是杂质,则防
止产品在降温时结晶而损耗(目的是减少产品的损耗)
3 / 6
5. 产品洗涤
6 煮沸
7. 加氧化剂
8. 加氧化物
化学工艺流程题总结
3. 方法:将漏斗先置于热水中预热。
1 冰水洗涤: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减少洗涤过程中的
溶解损耗
2. 有机物(如用乙醇)洗涤:洗去表面的杂质离子,降低晶
体的溶解损耗,且易于干燥
促进水解, 聚沉后利于过滤分离;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气体,
如氧气
氧化某物质,转化为易于被除去(沉淀)的离子
调节促进水解(沉淀)
循环操作与副产物利用
循环操作
其他常见考点
1. 对可逆反应:可将未转化的反应物分离出来后送入反应器
重新反应。如合成氨反应是可逆反应,分离氨后的尾气中还
含有大量原料气 N2 和 H2 可送入合成塔,实施循环生成。
2. 若某种物质在流程中既是辅助原料又是副产品(既流进又
流出),则考虑循环利用。
3. 注意某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讲义电子版.pdf VIP
- 2024年社会工作者(中级)《社会工作实务》思维导图.pdf VIP
- 尼康(Nikon)AF-S NIKKOR 500mm f 5.6E PF ED VR 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VIP
- 中级社会工作考试《综合能力》思维导图.pdf VIP
- 2025年全国《考评员》资格证考试题库与答案.docx
- 施工设备进场报验单.docx VIP
- 西藏阿里地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题库带答案.docx VIP
- 食材验收标准及流程.docx VIP
- KEYENCE基恩士DL-RS1A 用户手册 (IV2).pdf
- 艺术培训员工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