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课时作业:2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VIP

新教材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课时作业:2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3 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课时作业:2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简答题 xx题 xx题 xx题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第 1 题:南北朝时,盛行“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许多王侯贵族将宅地改建为佛寺。一些大寺院往往以塔为中心,四周由堂、阁围成方形庭院的布局。“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反映出(  ) A.佛教盛行     B.“三教合一” C.佛寺集中化 D.佛教世俗化 【答案解析】A [“舍宅为寺”的现象反映了佛教的盛行,故A项正确。] 第 2 题: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出(  ) A.儒学正统地位削弱 B.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 C.佛教影响范围扩大 D.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 【答案解析】C [石窟属于佛教建筑,石窟的大量开凿反映出佛教影响范围扩大,故选C项;A、B、D三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第 3 题:我国最早翻译出版的西方科学书籍是(  ) A.《梦溪笔谈》 B.《几何原本》 C.《海国图志》 D.《天演论》 【答案解析】B [《几何原本》是明朝末年由意大利人利玛窦传入中国的,他和明末科学家徐光启一起翻译完成中文本,是中国最早翻译出版的西方科学书籍,故选B项;《梦溪笔谈》《海国图志》均不属于西方书籍,排除A、C两项;《天演论》是清末严复翻译出版的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科学著作,但并不是我国最早翻译出版的,排除D项。] 第 4 题: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明末清初东西文化交汇的表述,正确的是(  ) 《农政全书》书影    利玛窦与徐光启画像 A.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新的生机 B.儒学与基督教在中国融为一体 C.西学东渐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D.开始介绍并传播西方民主思想 【答案解析】A [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开明士大夫积极引进西学,并与来华的传教士合译一些西方科学技术书籍,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了新的生机,故选A项。] 第 5 题:据统计,1819—1840年,西人传入中国的世界史地著译约13种;1840—1860年,新增加了12种,这些新著对世界的描绘比较具体、详细。材料现象(  ) A.推动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瓦解 B.为洋务运动开展奠定基础 C.利于国人对世界认识的深化 D.强化了西方对中国的控制 【答案解析】C [西人传入中国的世界史地著译越来越多,对世界的描绘也更加具体、详细,这有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世界,故选C项;题干不能说明清政府已经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排除A项;洋务运动只对西方的“坚船利炮”感兴趣,排除B项;题干现象与政治控制无关,排除D项。] 第 6 题:下面是某电视剧的台词节选。这段台词描绘的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汉朝   B.唐朝C.元朝   D.清朝 【答案解析】B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学习我国先进文化和制度,并仿照我国进行了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的封建化,题干材料反映的正是这一内容,故选B项;汉朝时期,由于交通条件限制,中国和日本的交流有限,排除A项;元朝时期,忽必烈两次攻打日本都没有成功,排除C项;清朝时期我国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排除D项。] 第 7 题:西方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此你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的是 (  ) A.中国人 B.阿拉伯人 C.法兰克人 D.罗马人 【答案解析】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通过丝绸之路,把中国的古代文明传入西亚和欧洲,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文化。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故选B项。] 第 8 题:伏尔泰很赞赏中国的儒家文化,认为中国乃是政治和哲学的一种典范,是反对旧制度之下贵族特权的一种崇高旗帜。他提出:“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真理绝不与迷信混同。”材料表明伏尔泰(  ) A.汲取儒学思想,维护法国社会秩序 B.借助中国儒家文化,打击旧制度旧观念 C.倡导文化多元性,促进东西方交流 D.受中国文化影响深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解析】B [从材料可知,伏尔泰之所以赞赏儒家文化,是因为他认为儒家文化“是反对旧制度之下贵族特权的一种崇高旗帜”,由此可以判断,伏尔泰借助中国儒家文化打击专制制度和宗教观念,故选B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海网络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从事文档编辑设计整理。

认证主体邢台市文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503MA0EUND17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