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格式已调整,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责任学校六街中学责任教师曾美权
一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树
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获得创造的智慧。”孔孟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生 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历代传诵的议论文名篇,全文逻辑严谨,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论证, 使结构非常清晰,富于辞采,富有说服力。文章所说明的道理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历史意 义,是传承和弘扬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好材料。
二学情分析:
初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经验和基础,本文是文言文中的经典议论 文,部分语句比较晦涩,这就给学习本文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适当降低 难度,把重点难点放在“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反复品读,体会作者思想”上。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学习有关文言文知识,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 过程与方法:分析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方法,把握文章写作特色。
3、 情感与态度:反复品读,体会作者思想。联系古今中外历史和现实领会人处于困 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树立正确对待苦难和安乐的人生态度。 引导学生结合现实,思考讨论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在诵读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通过合作探 究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作者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方法。并进一步体会语言特色。
2、教学难点:联系古今中外历史和现实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 遭到灭亡的道理,树立正确对待苦难和安乐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在“导引-一诵读-一翻译一一细品拓展”课堂教学模式下,通过教师启发诱导, 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在诵读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通过合作 探究理清文章思路,体会语言特色。引导学生联系古今中外历史和现实领会人处于困境才 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树立正确对待苦难和安乐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方法:创设情境 合作探讨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借?欢迎下载支持.
PAGE
PAGE #格式已调整,word版本可编辑.
七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激趣引题,设疑自探(5-10分钟)
1、 导入:
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 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 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样的错误,乂掉 进了那口锅中,同样的锅里也在煮着水,不同的是, 这次水还没有煮开,青蛙觉得还挺舒服:这个热水 澡好哇!结果呢? 一一青蛙熟了!
青蛙在开水里逃生
青蛙在温水里死亡
山此引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 出示教学目标:
3、 了解作者。(多媒体出示)
⑴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人,( )
家,( )家,是( )思想的
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称为“ ”
后世常以“ ”并称。孟子的思想主要有
( )o
⑵《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孟子 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 修养。南宋朱熹将《孟子》列为“ ”
之一。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尤长 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
(二) 自学展示,解疑合探(10—15分钟)
1第一环节:朗读课文,初悟内容
(1) 朗读要求:
读音 停顿
重读 节奏
感情
(2) 出示朗读视频。
(3) 听完后,朗读课文,初悟内容。
要求:
聆听:字词正音,把握节奏。
自读:纠正字音,感知课文内容。
齐读: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研读:借助注释或 资料,翻译 课文了解掌握课 文内容。
2给下列红字注音:
(1)舜发于吠亩之中
⑵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⑶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4) 曾益其所不能
⑸入则无法家拂士
3第二环节:疏通文意
(1)释词:
器乏:
*11, ?
| ? J / H ?
1 ■ r— ■
了解本课教学 目标
批注
齐读了解作者 及作品
独立完成
小组合作完 思考 独立完成 同桌互译 指名翻译 合作交流、 探究的结果 指名释词 同桌互译 指名翻译 小组交流 指名汇报 思考 指名归纳 搜集资料结合 知道的古今中 外逆境成才的 名人事例或名 人名言发表看 法。
通过故事激发学生 探究兴趣。成为学习 的主体。
了解作者
检查预习情况
疏通文意
了解大意 自由诵读、视频范 读.齐读和指导诵 读、评读相结合,充 分调动学生的积极 主动性,反复诵读。 教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