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优质课评选
《交变电流》教学设计
执教人:
--
--
5.1 交变电流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理解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知道什么是中性面;
2. 掌握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表示方法;
3. 理解交变电流的瞬时值和最大值及中性面的准确含义。 过程与方法
1. 掌握描述物理量的三种方法:文字、公式、图象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教学重点 】交变电流产生的物理过程的分析。
【教学难点 】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应用。
【教学过程 】
一、课堂导入:首先来观察两个演示实验。
演示一: 1、用干电池给发光二极管供电。 2、用手摇交流发电机给二极管供电。
学生观察二极管的发光情况,说明发电机提供的电流大小是变化的。
演示二: 1、用干电池给灵敏电流计供电。 2、用手摇交流发电机给灵敏电流计供电。
学生观察灵敏电流计的指针的变化,说明电机提供的电流方向是变化的。
比较演示一、二,总结出交流和直流的区别。学生完成例题 1。
二、交变电流的产生
问题:为什么发电机能产生交变电流呢? 基本结构:磁场、线圈
产生条件: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转动。
问题 1: 判断线圈处在甲乙丙丁四个位置时是否产生感应电流?若有,标出电流方向;若无,说明原因。 问题 2: 判断从甲转到乙电流方向变吗?从乙转到丙呢?从丙转到丁?丁到甲?
问题 3: 分析线圈由甲转到乙,有乙转到丙,由丙转到丁,由丁转到甲的过程中电流大小变化的情况?
问题 4:从 E 经负载流向 F 的电流记为正,在电流—时间图中画出甲、乙、丙、丁四个位置对应的时刻。猜
--
,0
,
0,
T
--
测在一个周期内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大致画出 i—t 图线。
过程分析: 以单匝矩形线框为例分析,在转动过程中,电流是怎样产生的呢?现在我们来看,是哪些边在
切割磁感线运动呢?现在整个矩形线框有四个边,有一半是红色,另一半是蓝色,有两根竖着的,还有两
根横着的,那是哪一根在切割磁感线?横着的,哪种颜色的?横着的两根都切割。所以这里产生的电流就
是由于这两根导线在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的了。分析在甲图中、的特点,和学生一起画出线框的侧面图,推
导出乙、丙、丁三图中线框的侧面图。分析甲图中、速度的方向,让学生说出乙、丙、丁三图中、速度的
方向。问:这四幅图中都有感应电流产生吗?感应电流的方向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右手定则。我们一
起伸出右手来判断一下。学生说出甲丙中没有电流,乙图中中电流的方向,是垂直纸面向外的,那中呢,
是垂直纸面向里的,好,在这个矩形线框中, 中产生向外的电流,这就相当于一个电源,画出来,中产
生向里的电流,画出电源, 和这两个电源是怎样连在一起的?串联。那既然是串联,电源的电动势是多
大?应该是两个棒产生的电动势的代数和。再分析丁图,感应电流方向是怎样的?中电流的方向,是垂直
纸面向里的,那中呢,是垂直纸面向外的,两电源仍然是串联的,比较乙、丁两位置电流方向的关系,发
现电流的方向变了,问:其他位置电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呢?先分析从甲到乙再到丙中速度的方向,分解速
度, 发现是速度的竖直方向的分量产生电流, 向哪切割?下。 所以, 电流的方向不变。 从丙到丁再到甲呢?
学生分析。结论:只要转过甲丙位置,电流的方向就要改变。像甲丙位置,没有电流,并且线框经过这个
位置后, 电流的方向就变了, 你说这个位置特别吗?所以这个位置非常特别, 我们也给它一个特别的名称。
这个位置我们物理上叫做中性面。总结中性面的特点。学生完成例 2。
三、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
现在设矩形线框从中性面开始转动,角速度是ω, 、宽 L1,、长 L2 , 磁感应强度是 B,经过时间 t ,思
考:
( 1)线框与中性面的夹角是多少? (2)边的速度多大?
( 3)边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夹角是多大?
(4)边中的感应电动势多大?
( 5)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多大?
(6)若为 N匝线圈, 则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多大?电动势的峰值表达式为? 找学生回答自己的推导思路。强调以线圈经过中性面开始计时,在时刻
若为 N匝线圈, 强调用小写的 e 不用大写的 E, 与电磁感应中的表示方法不一样。
t 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
这里的 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