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场检测安全管理制度
1. 现场检测的控制是确保检测结果质量的重要环节,现场检测环境符合控制的要求,保证
现场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保障人身设备安全。
2. 金属监督室负责人应督促和检查检测人员执行现场检测安全管理规定。
3. 从事射线探伤人员必须参加卫生部门组织的放射防护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考核,领取
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证》方可上岗操作。
4. 检测人员应自觉遵守现场检测安全管理制度,熟悉现场检测环境的控制要求,优质安全
完成检测任务。
5. 现场检测安全管理规定外出现场检测时, 必须接受用户 (委托方) 有关部门的安全教育,
严格遵守顾客的有关安全规定。
6. 进入检测现场时,应穿戴好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戴好安全帽,蹬上脚手架作业时,应首
先检查脚手架是否牢固稳定,高空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进行射线探伤时还必须佩戴
好辐射防护用具,仪器设备应有可靠的防滑落措施。
7. 严禁携带火种、易燃易爆、易腐蚀及有毒的物品进入检测现场,严禁在检测现场抽烟和
进行检测前饮酒。
8. 严禁穿戴有铁钉的皮鞋和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施工油气区和接触易燃易爆装置。
9. 严禁用汽油、易挥发溶剂擦洗检测设备、衣物、工具和检测表面等。
10. 严禁在检测现场敲打、挪用、开启、损坏生产设备、消防设施及检测设备,严禁使用工
程设备或装置做为检测装置。
11. 未办理安全作业相关手续不得进容器、罐、油舱、反映器、下水井、电缆沟等有毒、有
害和缺氧场地作业。
12. 未办理电气作业相关手续,不得进行电气、动火施工。
13. 检测人员进入容器检测前,必须首先检查容器内介质是否经过清洗和置换;是否与其他
装置隔绝;盛装有毒或易燃易爆介质的船舱、容器经过清洗和置换后,应采取必要的通 风措施,确保人员进入容器后不发生缺氧和中毒现象。
14. 容器内照明应采取 36V 低压灯具。
15. 现场进行射线检测,必须用剂量仪测定工作场所的射线照射量。在安全区范围设置安全 线,安全线上应有明显的标志。夜间应设置红灯,在安全区外应有专人进行警戒。在非
1
检测人员易于到达安全线的通道上应设置警告牌以免在开机时误入造成伤害。
16. 对造成操作人员或公众人员误照时,应及时将照射人员送医疗机构检查治疗,并向上级
部门和向当地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17. 射线操作人员进入现场检测应采取减少射线透照时间、增大距射线源的距离以及利用现 场地形、设备等屏蔽物进行有效的射线安全防护。
18. 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设备,做好维护保养。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或向负责人反映, 保证仪器设备使用安全。
19. 现场检测的环境要求检测项目负责人在制定检测实施方案时应根据受检产品所用检测 标准(检测规程)对检测环境的要求及所用仪器设备使用条件制定出现场检测时的环境 条件和条件保障措施。如:
A. 人员和仪器设备的安全保障;
B. 水、电、通风的条件及保障;
C.温湿度条件;
D.粉尘、烟雾、噪声震动、光线、电弧光、电磁干扰等;
E. 其他特殊条件和保障。 20.进行现场检测时,检测项目负责人应组织携带有关环境监测设备对检测环境进行监测 并对检测环境条件是否达到要求作出评价。 21.在确认检测环境符合检测要求后,检测项目负责人向委托人提出要求配合并对各种条 件保障进行核查。当确认各种环境和条件已满足检测要求后,即可组织实施现场检测。
22、检测中应注意观察和记录环境条件的变化情况。当检测条件超出了规定的要求时,检
测项目负责人应责令停止检测作业,直至环境条件恢复到符合要求。
23、对难以控制的环境条件,检测活动应考虑在时间和地域上实施隔离,以保证检测结果
的有效性。
24、当现场环境条件持续达不到检测要求时,应停止现场检测计划的实施,并请委托人考 虑可否改变检测方法。
2
射线探伤安全管理制度
1.为保障从事射线检测工作人员及其后代的健康与安全,提高放射防护措施的效益,加强 辐射防护,控制辐射对人体的照射,使之保持在可以合理做到的最低水平,保证个人所受到 的剂量当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确保射线检测作业安全,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金属监督室从事的射线检测的安全管理工作。
3 管理职责:
3.1 金属监督室负责人负责射线检测安全管理工作。
3.2 金属监督室负责射线检测作业安全管理的执行和实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