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用】第03讲 材料作文的论据- 高考语文作文冲满分知识技巧点拨.docxVIP

【上课用】第03讲 材料作文的论据- 高考语文作文冲满分知识技巧点拨.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0 材料作文的论据 材料作文的论据 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一)议论文论据运用的原则: 1.典型:有代表性,有说服力。 在所有论据中具有代表性,不随意列举自己身边的只有自己才知道的事例材料。 2.新颖:论据新鲜,有时代性和现实性。 少用陈腐的材料,如雷锋、张海迪、居里夫人、爱迪生等等从小学就一直常用的论据材料。 3.准确:论据的真实准确及运用的准确。 (1)真实准确:论据真实可靠,不道听途说,不胡编乱造。 (2)运用准确:论据必须要与论点有内在的联系,切忌张冠李戴。 4.生动:论据使用应注意文采。 例(1):可将丰富的材料组合成修辞格,使文章具有斐然文采,从而吸引着阅卷老师。 当厚厚的一摞《格林童话》印成铅字,成为儿童们手中的珍宝,当慈爱的父母为婴儿朗诵那诗篇般的传说,当童话中善良的公主为孩子五彩斑斓的梦增色……这些传说的真谛,格林兄弟们苦苦寻觅的与人类发展史的联系,于无言处彰显。那便是亘古以来不变的人之血脉——真、善、美。(《我与真善美诗意栖居》片段) 例(2):将丰富的材料浓缩并营造出文学气氛,使文章具有文学色彩,从而感染着阅卷老师。 当人人都在“恨不能挂长绳于西天,系此西飞之白日”时,麦克阿瑟一句“幸运的是我们只会失去一次生命”有如木锋醒世。当世人皆叹“风住尘香花已尽”,怨“幽窗冷雨一身孤”之时,偏有人朗声道“肯信来年别有春”,“明年春色倍还人”如清夜鸣钟。事物往往有其好的一面,人生短暂到让人不舍得用郁郁寡欢来把它填满。让思维转个弯,在消逝中找寻美丽,在失去中找寻收获。 于是当道边柳絮吐白,上下纷舞,不妨放下心中执念的“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让思维转个弯,相信“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何妨让思维转个弯》片段) 5.例析结合:各个事例内部要有与中心论点照应的词句,叙述完事例后要紧扣论点理性分析所举事例,只有这样丝丝入扣地边叙边议,文章才能逻辑严密、叙议交融。 (二)论据选用易犯错误 1.论据与论点缺少内在联系。 2.张冠李戴 3.举例拖沓冗长 在论证过程中,叙事拖沓冗长的原因有三:其一,将议论文中的事例等同记叙文中的事例 ;其二,概括叙述事例的能力差;其三,围绕论点定向复述事例的能力差。 (三)论据的来源和积累论据的方法: 论据来源于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之中,也可以是各类社会时事之中,还有自己的日常积累当中。在日常积累中首先按照不同领域划分积累,如:文学、政治、思想、科学、艺术、经济、体育、社会公益等。可以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并且落实基本素材的故事原型即人物的具体事件中。 经典阅读 经典阅读 一.论据的技巧运用——“一材多用” 高中阶段写议论文,我们面对的观点和写作角度是无穷尽的,而我们积累的材料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对每一个观点和写作角度都准备好论据材料,即使时间允许,操作上也是不可能办到,因此要注意对论据的灵活剪裁。一个可作为论据的具体材料,往往具有多面性,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就可发掘出不同的意义,所以,一个论据往往能同时说明许多道理。(但切忌不要张冠李戴,要能巧妙点题)( (一)从材料中提炼出包含的观点。 例:请仔细阅读“勾践灭吴”这则材料,尽可能多地抽取观点: 公元前491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赦免回国后,就确立了兴越灭吴的奋斗目标,并坚信这个目标可以实现,于是,他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坚持不懈,矢志不渝,“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富国强兵,苦心人,天不负,终于在公元前473年一举灭掉吴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观点】: 1.要走向成功,需要树立明确的目标。 2.要获得成功,需要充满必胜的信念。 3.要成就事业,需要坚持不懈。 4.仅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还应该有实际的行动,二者结合,才能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