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面颈部淋巴结炎的诊断与治疗 第一页,共5页。 面颈部淋巴结炎 面颈部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它能将口腔、额面部的淋巴回流汇集到所属的区域淋巴结内,最后经过颈深淋巴结及颈淋巴干进入颈内静脉。 淋巴结有过滤与吞噬进入淋巴液中的微生物、颗粒物质(如尘埃,异物、含铁血黄素)与细胞(肿瘤细胞等)的功能,还有破坏毒素的作用,因此,它是防御炎症侵袭和阻止肿瘤细胞扩散的重要屏障。口腔颌面部的许多疾病,特别是炎症和肿瘤,常出现相应引流淋巴结的肿大,因而熟悉淋巴引流的解剖对各部位发生淋巴结肿大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颌面部淋巴结炎与口腔及牙源性感染的关系密切,故主要表现为下颌下、颏下及颈深上群淋巴结炎,有时也可见到颊部、耳前、耳后淋巴结炎。 第二页,共5页。 面颈部淋巴结炎的感染来源 (1)面颈部淋巴结炎以继发于牙源性及口腔感染为最多见,也可来源于颜面皮肤的损伤、疖痈等。 (2)小儿患者大多数由上呼吸道感染及扁桃体炎引起。 (3)由化脓性细菌如葡萄球菌及链球菌等引起的称为化脓性淋巴结炎。 (3)由结核杆菌感染的为结核性淋巴结炎。炎症。急性者有红,痛,热的特点,起病快,局部有压痛,经抗炎后肿块消退。慢性者病程长,活动,无压痛,常位于下颌下区。 (4)结核。可原发性或继发于,腹腔的结核病灶,病程长,肿大淋巴结呈串状,质中等,可活动,无压痛,可互相粘连成团,若干酪样坏死,,溃破则形成瘘管。 (5)转移性恶性肿瘤。为颈部淋巴结肿大原因之一,其原发灶多位于头颈部,肿块逐渐增大。 (6)恶性淋巴瘤。为一种发生于淋巴网状组织的恶性肿瘤。质硬,活动度差,何杰金淋巴瘤多为双侧性,有发热,肝脾肿大,消瘦乏力症状。 第三页,共5页。 面颈部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 1.化脓性淋巴结炎临床上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的经过主要表现为由浆液性逐渐向化脓性转化。浆液性炎症的特征是局部淋巴结肿大变硬,自觉疼痛或有压痛。病变主要在淋巴结内出现充血、水肿,因此淋巴结尚可移动,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全身反应甚微或有低热,体温一般在38℃以下,此期常为患者忽视而不能及时治疗。感染迅速发展成化脓性后,局部疼痛加重,淋巴结化脓溶解,破溃后,侵及周匿软组织则出现炎性浸润块;皮肤充血、肿,硬,此时淋巴结与周围组织粘连,不能移动。脓肿形成时,皮肤表面有明显压痛点,表面皮肤软化,有凹陷性水肿;浅在的脓肿可查出明显波动感。此期全身反应加重,高热,寒战、头痛、全身无力、食欲减退,小儿可烦躁不安。白细胞总数急剧上升,达(20~30)×109/L以上,如不及时治疗,可并发静脉炎、败血症,甚至出现中毒性休克。临床上儿童的病势比成人更严重,必须提高警惕。慢性淋巴结炎多发生在患者抵抗力强而细菌毒力较弱的情况下,病变常表现为慢性增殖性炎症。临床特征是淋巴结内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微痛的硬结,全身无明显症状,如此可持续较长时间,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可以突然转变为急性发作。 2、结核性淋巴结炎常见于儿童及青年。轻者仅有淋巴结肿大而无全身症状;重者可伴体质虚弱、营养不良或贫血,或在低热、盗汗、疲倦等症状,并可同时有肺、肾、肠、骨等器官的结核病变或病史。局部临床表现,最初可在下颌下、颏下或颈侧发现单个或多个成串的淋巴结,缓慢肿大、较硬,但无痛,与周围组织也无粘连。病变继续发展,淋巴结中心因有干酪样坏死,组织溶解变软,逐渐液化破溃。炎症波及周围组织时,淋巴结可彼此粘连成团,或与皮肤粘连。皮肤表面无红、热及明显压痛,扪之有波动感。此种液化现象称为冷脓肿。颈部淋巴结结核可发生于一侧或双侧,常位于胸锁乳突肌前、后缘或沿颈内静脉分布的淋巴结,故可形成颈深部冷脓肿。脓肿破溃后可形成经久不愈的窦或瘘。 第四页,共5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