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_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数学_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是三角函数定义、诱导公式等知识的延伸,也是后继内容二倍角公式、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公式等知识的基础,对于三角变换、三角恒等式的证明和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问题的解决有重要支撑作用。其中,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的探索和证明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作为第一节课,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并推导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是本节课的重点,为后续的恒等变换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课时面对的是高一的学生,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学习了三角函数的定义、诱导公式、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等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建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因此借助诱导公式的两角和与差的特殊形式进行引入,为学生学习任意角的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高一的学生数学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正处于高度发展的时期,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有主动意识,对新知识充满探求的渴望,但应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处于初期,需要进一步提高。 在本节课中分析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证明思路和方法时,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单位圆,在单位圆中表示点坐标,然后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合作探究得到其中的关系,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教师只需要做适当的点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了解和差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够从正反两个方面解决简单应用问题。 方法与过程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习兴趣和欲望,给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 4、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练习法 5、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知 教师:在同学们初中阶段的学习中,我们借助直角三角形学习了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知道了某些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比如等。随着对角的概念进行推广,我们学习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随着对定义的探索和研究,我们又学习了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诱导公式,以及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等相关知识,其中诱导公式的应用非常常见,我们不难发现,对于 这样形式的复角来说,它们的余弦值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将它进一步推广一下,用替换这里的特殊角,那么对于 这样的和角或差角而言,它们的三角函数值是否也与角的三角函数值有关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板书课题) 学生观看PPT上流程图,复习回顾并梳理所学知识。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通过复习定义和诱导公式等知识,从特殊角到任意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学生构造知识体系。同时,强调定义也可以加强学生对定义的认识。 新知探究 问题一:如何求解?能否直接求解,如果不能,它可能等于什么? 问题二:能不能说?小组讨论一下 师:通过讨论我们可以得到这个式子不是一个恒成立的式子,但事实上也存在着某对特殊的角度使这个式子成立,请同学们课后回去找一找有没有使之成立的角度。 师:与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在探究一般性结论时通常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啊? 请同学们通过这一组表格来猜想他们具有怎样的关系。 师:我们通过两组特殊值猜想了一下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但有同学认为两组值不太能够说明,因此我们再用几何画板来验证几组数值试一试。(几何画板验证) 概念形成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所猜想的式子,这个式子中包含了哪几个角?包含了哪几个三角函数值? 师:如何通过我们现阶段所学知识,表示出角和三角函数值呢 ? 小组活动并讨论如何表示角以及角的三角函数值,教师巡视并观察学生所出现的问题。对小组讨论进行反馈。 师:有了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能不能得到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呢? 师:观察两个公式,你能从两个公式中发现它结构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么? 师生共议总结为:同名异号。同时需要注意公式中的角都为任意角。 四、巩固练习 师: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我们可以解决我们之前学习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如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你能求出cos15°,cos75°的值么? 除了公式的正用,公式的逆用也非常重要。 例题二: 师:找学生上投屏讲解,并及时反馈出题目中的易错点和解题规范。 例题三: 已知,,,是第三象限角,求 生: 学生交流讨论。 生:通过交流,带特殊值的方法,可以发现(其他特殊值例子均可) 生:从特殊到一般 : (也有学生说出对于第一行存在着关系式:,此时引导学生找寻第二行的关系,探究是否满足与第一行同样的关系) 生:正弦余弦值。 生:利用单位圆表示。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 生: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轴为始边分别作角终边分别与单位圆交于A,B,则表示为,学生做出新的角构造出令新的交点为D。 生:要证明这个式子要找到其中的等量关系,可以看出线段BD和线段AC长度相等。可以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表示并化简。 生: 生:都是余弦余弦相乘,正弦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