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_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的综合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物理_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的综合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的综合应用 这是一节高三复习课,复习内容是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的综合应用,这部分内容在高考中多以计算题为主,对学生的建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要求比较高,难度也比较大。在上一节课已经复习了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的几个基本模型,如子弹打木块,板块模型,物块压弹簧,物块在光滑曲面运动等多个模型,并且在课下给学生布置了利用基本模型命题的作业,并与本节课前回收了学生命的题目。 如图所示: 此外,这节课前也已经下发了本节课的学案,并对学生的作答情况进行了批改。挑出了学生作答的常见错题情况。基本归结为6类:分别为①不善于运用动量能量的观念求解问题,②对基本模型不能熟练应用,③研究对象选错 ,④研究过程选错,⑤不善于挖掘题目中关键性条件,建立过程间联系。⑥不善于用数学建模的思想解决物理问题 基于对学生学情的充分分析,我设计了本节课内容如下: 环节一:展示命题作业,引导学生从命题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 (1).首先展示前期的命题作业,并请两位命题优秀的学生分享题目的构成,解题的思路,以及易错点。 (2). 学生分享命题 (3).教师点评学生的分享,提出在高考背景下,这部分的题目并不是简单的单一模型问题,往往是多模型,多过程问题。进而抛出问题:“如何解决多过程,多模型问题,通过这次命题有什么启发”学生联想命题过程,很容易得出,命题的模型与模型的组合,过程与过程的组合,那么解题就是模型与模型的拆分,过程与过程的拆分。 环节二:运用分离模型,拆分过程的方法分析题目一 例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小车B,左端固定一砂箱,砂箱的右端连接一水平轻弹簧,小车与砂箱的总质量为m1=1.99kg,车上静置一物体A, 其质量为m2=2kg,此时弹簧呈自然长度,物体A的左侧车面是光滑的,而物体右侧车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 现有一质量为 m =0.01kg的子弹以水平速度 v0 =400 m/s 打入砂箱且立即静止在砂箱中。 求 :(1) 子弹射入砂箱过程损失的动能? (2) 小车在前进过程中, 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 (3) 为使物体不从小车上滑下,车面的粗糙部分至少多长 ? (g =10m/s2 ) 首先,结合题目分离模型, 并提出问题,(思考题目一中包含多少个基本模型?) 其次,通过设置学生纠错环节,明确研究对象,过程,初末状态。 从基本模型到列方程求解出问题,中间跨越千山万水,需要明确对象,过程,初末状态中间任意一个环节出错,都会让我们功亏一篑。下面请同学们变换身份当回阅卷人,给同学们纠错一下,看看哪错了,为什么错。 错误1:研究对象错 错误2:研究过程错 错误3.初末状态错 进一步,针对第三个模型中求解小车部分的粗糙程度这一问题,在过程的选择具有多样性,引发学生如何选择过程。 过程选择1:从图4到图5 过程选择2:图3到图5 过程选择3:图2到图5 过程选择4:图1到图5 最后总结:处理多模型,多过程问题的步骤 第一步结合题目,拆分基本模型 第二步以模型为中心,定研究对象,定研究过程,定初末状态 第三步建立过程间,模型间的联系,其中,建立联系是这部分的难点。 环节三:结合问题串进行过程分析,明确选择过程的方法 例2:如图一质量为M的长木板放置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其前方有一弹性挡板(碰撞时间极短,碰撞为弹性碰撞),质量为m的滑块,以速度v0冲上长木板,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为μ,已知撞击挡板前两物体已经共速, 求 (1)第一次撞击挡板前系统增加的内能? (2)若M=3m,求木板至少多长,木块才不会从木板上掉落? (3)若m=3M,求木板至少多长,木块才不会从木板上掉落? (4)满足第3问的条件,截至木板第三次碰撞前,物块和 木板系统产生的总内能? 过程1:结合问题一,确定研究过程--------以模定选 提出问题①: 求第一次撞板前系统增加的内能对应哪个过程? 过程2:结合问题二,确定研究过程--------先拆再选 提出问题②:同学的这种做法对吗?如果不对,错在哪里? 提出问题③:最终木板与物体运动状态是什么样的?针对第二问如何选择过程呢? 学生活动:找两名同学在黑板上利用分过程和合过程的方法来求解问题 教师点评:过程分与合都可以的时候,合并过程会使问题变得简洁,当然如果用动力学来求解,会更加麻烦。所以同学们要建立利用动量能量观点解题的思想。当然无论用哪种方法都要先把过程分析清楚,拆分过程在重组选择。我们叫其先拆再选。 过程3:结合问题三,确定研究过程-------能全则全 提出问题④:当质量条件反过来,木板与木块还只撞一次板吗,最终的运动状态是什么? 提出问题⑤:经历无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