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词诵读教案
古诗词诵读教案
古诗词诵读教案
古诗词诵读教案
【篇一:古诗文朗诵教案】
古诗文朗诵教案
一、活动背景: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凝练的语言,和谐优美的音韵,让人徜徉其中而留恋忘返;其蕴含的人生哲理让人
深思并引为箴言;其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
荣
与骄傲。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更有责任继承这份优秀的文化遗产。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感受古代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词汇。
3、通过活动,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特别是识记古诗文的积极性。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语文问题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上册的古诗文教学内容分别安排在六、七单元。为了培养
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教学中我借助音频、视频媒体的辅助作用,充分发挥范读的榜样效应,以饱满的感情,专注的态度参与朗读交
错
运用多种朗读方式,激发学生热爱古诗文的兴趣,走进文本世界,
促
进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学生学习兴趣很高涨,为了巩固朗读成果,
形成和提高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特此设计了这堂古诗文朗诵实践课。
四、教学方法 实践法 电教法
五、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六、活动准备
(一)活动准备阶段:
根据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的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诗人的一首诗,通过查找资料筛选资料,结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感悟,进
行
朗诵,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四人小组的交流讨论,选出本组最佳朗
诵人选。老师辅导他们精心选择背景音乐制作幻灯片,精心的准备,尽力为同学献上一道道精美的大餐。
(二)辅导朗诵时,要求学生在深入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把握诗人写诗时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从几方面进行赏析:一是从诗的
词
语进行赏析;二是从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方面进行赏析;三是从诗
文
运用的表现手法进行赏析。指导朗诵时,主要从停顿、轻重音、速
度
和节奏、语气停顿、形体语言等方面加以指导。而音乐的选择则应注意和谐协调。
(三 )挑选主持人 2 名,评委 5 名,记分员 1 名,并与这些同学讨论制定评分表。(附在后面)同时要求全班同学对参赛朗诵的诗歌有
一个了解,准备在活动中参与评论。
(四)为全体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教师精心准备《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配乐朗诵以及演唱,引领全体同学参与实践。
七、活动过程:
(一)播放思乡曲音乐创设意境导入(2 分钟)
主持人:同学们,听到以上音乐你有何感受呢?
主持人:美好的音乐能给我们带来艺术享受,在阅读诗歌时,我们可以感受到悦耳的鸟鸣,怡人的花香;或时而激情澎湃,时而身心宁静。这就是诗歌赋予我们的美妙境界。今天老师准备带领我们大家一同步入这样美妙的境界 ??
(二)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让我们掌声请出同学 —— 王巧玉、徐双林,他们汇报的是《观沧海》(3 分钟)
1、视频播放《观沧海》作品赏析(5 分钟)。
2、朗诵古诗-—《观沧海》。操作电脑的同学播放演示文稿(播《高山流水》音乐起)( 2 分钟)
3、同学及老师进行评论
同学:朗诵声音洪亮 ,语气缓急适中,情感表达充分,我们身临其境,体会曹操一统
天下的豪情,我很佩服他。
同学:幻灯片画面精美,背景音乐选得很和谐,让人觉得赏心悦老师:像同学们说的那样,很勤奋的为此次实践活动付出了辛苦。另外谈点看法,刚才同学都发表了他们真实的感受与看法,不错。我 谈一点我的看法,这位同学在介绍她选的音乐《高山流水》时,
目。
说这首曲子 “抑郁平和 ”,我认为这曲子不是“抑郁平和 ”,应是 “旷达
悠长 ”。这首乐曲有这样的故事: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在荒山野地弹
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
水”。伯牙惊曰: “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
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
请出第二位选手 ―― 石晶晶小组的同学们,他们合作汇报的是《木
兰诗》
1、简介作者及诗歌创作背景。( 1 分钟)
2、 七人小组朗诵乐府诗集《木兰诗》。操作电脑的同学播放演示
文稿(播放古筝曲《平沙落雁》音乐起)(3 分钟)
3、请几位同学评论。(老师适当加入评论)(2 分钟)
同学:朗诵的感情投入,语气缓急适中,让我们如身临诗人对木兰
替父从军的豪迈
之中,也能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诗文中,我很佩服她。
同学:背景音乐选得很好,配合和谐,让人觉得舒坦轻松。
老师:准备工作充分。主要表现在精心选择背景音乐、制作幻灯
精心练习,而且分工明确,各自发挥了长处,都为此次实践活动付
出了辛苦。
我们班里的马宁、陈孟磊古诗文积累最多,请他们谈谈背诗技巧
体会。
主持人宣布前两位同学的分数。
请出第三拨同学―-刘睿、马梅梅,她们汇报的是《送杜少府之任蜀
州》
1、四人小组依次朗诵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操作电脑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