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对联教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对联教案 高中语文对联教案 高中语文对联教案 高中语文对联教案 【篇一:高中语文对联教案】 对联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课为人教版第一模块梳理探究单元第二课,作为第一模块的学习内容,可以很好地激发高一学生对文化文学的热爱,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探求活动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喜爱这一类型的课程,感受到新课程教与学与过去的不同,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初中时已初步接触对联知识,中考有考对联,初中时对仗的基本知识已掌握,可不作为教学重点;但初中时对联多作为应试要求,对于对联的艺术性、趣味性、承载的文化没有专题的探究活动或未充分开展过有关对联的探究活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望得到充分的调动。 三、设计思想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在教学中扣紧 “奇妙 ”二字,以欣赏与对对子激励兴趣,以兴趣激励学生对对联的知识、文化的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采用迁移教学法:教学循序渐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迁移的方法就是能较好的进行类比推理,沟通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用教材内容、故乡文化底蕴、学校办学历程创设对联情境的办法,激发学生兴趣,感受对联艺术和文化。 作为梳理探究单元课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体现学生主体,提高学习兴趣,引发进一步自主探究的愿望。四、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 2.掌握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 3.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对联的特点、对联的分类、辨对联、、赏对联、作对联。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赏与对。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用四川才子杨慎的故事导入 杨升庵巧对县令 杨慎,字升庵。明代文学家,四川新都人。他五六岁时,就很勤奋聪颖,在他的家乡流传着 “娃娃堰 ”的故事。 有一回,他在家乡的一个堰塘里洗澡。县令恰巧路过堰边,见杨升庵并不回避,顿时火冒三丈,本想派人打他一顿板子,可杨升庵拒不上岸。县令没办法,便叫跟班把他的衣裳裤子挂在路边的古树上,说:“我出副对联 ---- ‘千年古树为衣架 ’,你若是对得好,便还你衣 裤。 ” 县令话音刚落, 杨升庵便在堰塘里信口对出: “万里长江作澡盆。 ” 县令一听,便让人从树上取下衣裤,并请他到县衙做客。 从此,杨升庵便得了 “小神童 ”的称号,当地的人们也把他洗澡的堰,取名为 “娃娃堰 ”。 你喜欢这副对联吗?为什么? (二)用古诗文中的对联引导学生归纳对联形式上的特点 1、千年古树为衣架,万里长江作澡盆。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三)检查课前预习 1.让学生集体讨论对联形式上的特点,然后检查学生课前对第七十七页对联常识的预习,让每组推举代表展示预习成果。结合上面的 例句,点评各组的展示情况,归纳对联的特点,重点抓住 “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平仄相对 ”。 (四)结合例句依照内容给对联分类,学生讨论后作答,教师明确: 正对、反对、流水对。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7、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五)补充对联的三禁忌:合掌、同字、对开,举例说明。 (六)辨对联随堂反馈 请用箭头依照由上联到下联的顺序连接下列对联。 春山一路鸟空啼冬雪欲白千里草 锦江春色来天地芳草春来依旧绿 春回大地千峰秀芳树无人花自落 老梅到时自然红玉垒浮云变古今 春晖又红万朵花日暖神州万木荣 (七)让学生讨论后派出代表展示各组收集的佳联,并从形式和内容上鉴赏这些对联。教师先举例: 1.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2.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 ;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3.寄情巴山,常忆北岩晨钟、戛云夕晖、白塔倒影;遗爱州河,难忘南坝诗韵、通川书声、凤麓豪情。 朗朗书声,龙飞凤舞新天地; 淙淙水韵,桃红李白旧学堂。 雨去琴书润, 风来翰墨香。 (八)学生作随堂练习,讨论后展示。 1、门前碧水环绕 2、静聆雨润绿草 3、汉刘邦虚心纳佳计 4、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九)南京名园 “瞻园 ”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语序有的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对下联进行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

文档评论(0)

157****98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