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猛士精神 矢志不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语文_猛士精神 矢志不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 / NUMPAGES3 猛士精神 矢志不忘 《记念刘和珍君》 《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是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第二单元第6课,作者鲁迅先生在两篇文章中热情地赞扬了爱国青年临危不惧的反抗精神,愤怒的揭露了帝国主义、反动军阀政府的凶残,痛斥了御用文人无耻的谎言和卑劣的行径。文中作者的感情忧愤,爱憎分明,具有经典性、人文性的特点。全篇洋溢着悲愤交织、激动人心的强烈感情。 两篇都是记叙性文章,以记念几位烈士为切入点,对三一八惨案和“左联五烈士”被害事件作总结评述。本文既抨击敌人、歌颂烈士,又激励后人;既回忆烈士的事迹,又评述徒手请愿,更是揭露敌人、粉碎流言。如此多的内容,单一教学目标很难完成,所以从本节课分成三个目标。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有独立阅读记叙文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性认识不足、逻辑思辨能力不强,对阅读较复杂的散文有一定的难度。同时由于本届学生程度较差,语文素养有限,虽然学习比较积极,但是阅读文章时,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所以在设置问题和教学中尽可能低重心,由浅入深,依托原文,逐步深入,从而引出方法指导。 三、教学目标 梳理文章脉络,把握文章主旨,深入体会作者写作意图 结合时代背景,抓住关键语句,思考作品的内涵,感受作品中革命志士和英雄人物的艺术形象。 学习爱国青年为追求真理、为进步事业而舍生忘死、勇于献身的优秀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梳理文章脉络,把握文章主旨,深入体会作者写作意图 结合时代背景,感受作品中革命志士和英雄人物的艺术形象,掌握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五、高考知识对接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和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 掌握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 预习检测扫清字词障碍: 屠戮 寥落   长歌当哭 菲薄 踌躇 桀骜 租赁 黯然 噩耗 不惮 喋血 尸骸 干练 攒射 浸渍 立仆 惩创 殒身不恤 竦身 不屑    罗曼谛克 惴惴 爱憎 艺苑 吮血 冯铿 挈妇 问题探究一: 比较两课题目异同 《为了忘却的记念》既然是“记念”,为何又要“忘却” 明确:所谓“忘却”,就是摆脱悲哀,化悲痛为力量。“为了忘却”就是为了战斗,要以战斗作为对烈士更好的纪念。 合作交流: 梳理文章脉络。(一读)为两篇文章的章节加小标题,小组内交流分享 (通过加小标题梳理文章脉络) 问题探究二: 同学们(二读)课文,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写作意图(目的) 明确: 记念 批判 劝诫 呐喊 问题设置三: 谈谈这两篇文章中你印象最深的那个人,在文中找出对应的句子,概括其形象特征?(三读) (先概括形象特点,再说明依据) 方法指引(如何在文中提炼人物形象): 1.从叙述的事件中概括分析。文章中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往往通过事件表现出来,因此,对人物形象的概括要紧扣叙述事件。 2.从对人物的描写中概括分析。对文中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这些都是概括分析的依据。 3.从作者的抒情议论中概括分析。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特别是对形象的评价性语句,往往直接点明形象特点。 课堂练笔: 请在文中或者现实中选择一位让你感动的猛士(志士)写一份颁奖词,表达你对他(她)的敬仰之情。 (现实关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