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_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历史_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教学设计 科目 历史 课题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儒学的复兴和程朱理学的发展; 掌握辽宋夏金元的文学艺术的成就; 探究该时期的科技发展状况; 认识该时期少数民族文字的发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习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有利于增加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人认识,对民族统一有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儒学的复兴和程朱理学 2.辽宋夏金元的文学艺术 3.辽宋夏金元的科技 教学难点:1.程朱理学 2.辽宋夏金元的科技 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师】结合宋元时期的地图思考归纳: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政治发展趋势如何? 【师】并立,分裂→统一,融合 【师】宋元时期的风俗画,反映出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又如何? 【师】商品经济繁荣 新课讲授 一、儒学复兴 1.背景 探究1:结合三国至北宋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分析儒学复兴的背景 【师】(1)经济上: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2)政治上: ①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要求统一思想。 ②重文轻武的政策,有利于学术发展。 (3) 文化上:儒学危机 ①魏晋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 ②唐宋时期,出现儒、佛、道“三教合一”潮流。(尊儒-礼佛-崇道) ③科技进步,引发人们对宇宙及社会、人生的进一步思考。 ④为重兴儒学,儒家学者不断探索,儒学体系得到丰富更新。 2.口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3.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北宋后期的程颢,程颐 、南宋的朱熹 【师】出示六组材料 (2)内容 ①宇宙观:认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 ②人生观:人生的目标,应当是 “存天理,去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 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 精神境界。 ③认识论和方法论:“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深刻探讨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师】除上述内容外,朱熹还做了哪些努力? (3)理学的地位及影响: 地位: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积极: ①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学思想的成熟。是对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理论总结,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②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能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消极: 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统治,强调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重义轻利;压制和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二.文艺繁荣 宋词 条件:两宋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 【师】作为一种新诗体,宋词具有怎样不同的特点? 代表人物: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和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 元曲 散曲:是一种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裁,更加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 杂剧 ①形成: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安排不同的角色,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就形成了杂剧。 ②代表作家:关汉卿、王实甫等。 ③地位:元杂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师】探究2:宋元时期词曲的流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师】经济上:商业发展,城市繁荣。 阶级上:市民阶层扩大,精神需求较大。 政治上:从民族政权并立到完成统一。 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 3、话本:宋元时期,城市中说书演出非常盛行。说书底本称为话本,实际上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 4、书法:宋元两朝,书法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个性,不拘法度。 5、绘画:以山水画最为突出,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 三.科技发达 三大发明: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在宋朝基本成熟 雕版印刷已经相当普及,北宋工匠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火药被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由燃烧型火器逐步发展为爆炸型火器和管型射击火器。 用人工磁化的方法造出了指南针,并且广泛应用于航海。 【师】三大发明的意义是? 科学: 北宋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 元朝郭守敬最重要的成就是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授时历》,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农学:元朝农学家王祯编撰的《农书》,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