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赫尔巴特与杜威的教育思想话语的比较
在近代教育思想史上,自夸美纽斯以后,思想家们一直在围绕学 校课程应如
何再现社会生活作各种各样的努力。 因而,形成了围绕从
个体的人出发的认识论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由于不同的思想家在对待个体的经验 上
有所分歧,形成了两套不同的课程话语系统,一种是基于感性经验的经验主 义,另
一种是基于理性经验的主知主义。但是,两者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即通 过对学校
课程的控制来达到塑造具体 的人的目的。人在认识论的思想体系中已经 成为了一
幅清晰的“画像”教育家已俨然从古典本体论中的“智者”、“哲人” 或“教父”
变成了 “画家”。
从认识论的哲学旨趣来看,赫尔巴特与杜威具有相似的性质。他们之间的 课
程话语的传承与冲突矢系都非常典型,只不过长期以来被思想史用线性化的所 谓的
“进步与落后”、“传统与现代”等对立性词汇来简单地给予了概括,蒙蔽 了后人
的视线。如下表所示:
表 3-2 两种的课程话语的比较表
话语维度 赫尔巴特 杜威
认识论 从感性经验到理性经验 感性经验为主
理论基础 实践哲学、伦理学、统觉心理学 实用哲学、生物学、机能心理学
课程目标 专制社会下的良好公民 民主社会下的有用之才
课程内容 自然、工艺学科、数学、逻辑学等 工艺化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
课程形态 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
组织方式 “圈养”式、完成课业 “游牧”式、主动作业
求知方式 “四步式”、形式化、从思中学 “五步式”、活动化、从做中学
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 探究为主
生活旨趣 墨守陈矩、知识化、课程准备生活 自由探究、情景化、课程即生活
从课程形态的维度上说,学科课程到活动课程的转换,反映了赫尔巴特与杜
威在知识观上的冲突,以及对知识话语权的争夺。在以学科课程为主流形态的课 程
中,知识躺在学科的框架之中,是学生认知与索取的对象。学校课程总是在事 先制
定好的课程表的引导下进行的,学生学这些知识而不是那些知识,其价值早 已预设
好了,学生并无多大自主建构的权利,学生依附于知识。然而,活动课程 打破了学
科的边界,学生拥有了自主建构知识的权利,课程不再在事先框定的 表格范围内进
行。知识观发生巨大的变革,知识不再认为是学科的知识,而是人 的知识。在近代
认识论的思想框架之内,无论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