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商品学总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文章如果有不当或者不妥的地方,请您联系我修改文章或者删除文章,文章来源于网络收集,如果有侵权的问题,请联系我沟通协调改正,非常感谢您! 文章如果有不当或者不妥的地方,请您联系我修改文章或者删除文章,文章来源于网络收集,如果有侵权的问题,请联系我沟通协调改正,非常感谢您! 中成药商品学总论 总 论 学习中成药学 目 : 学会常见疾病 问病给药(如感冒、咳嗽、便秘等) 需要达成 基础技能: 1.熟悉市面上常见 中成药 品种, 分类, 关键功效及对应 临床应用。 2.能经过病人 经典症状分辨病人 疾病。 3.注意: 中成药 非处药通常适适适用于部分症状轻、易辨识 简单疾病, 对于复杂 不明原因 疑难杂症通常不适应单纯选择中成药, 需要有经验 临床医师为其诊治。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一、中 药 中药材 中药饮片 中成药 二、中成药和中成药学 含义 所谓中成药, 指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同意, 并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生产和应用, 可直接在市场上购销 含有一定 质量规格 中药制剂成品。 研究中成药相关课题 这门学科则为中成药学, 它是中医药学 关键组成部分 性质稳定 疗效确切 毒副作用相对较小 而且服用、携带、贮藏保管比较方便。 二、中成药 特点 1.先秦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成药 初步形成阶段。 《黄帝内经》中国现有 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 当初 中成药包含丸、散、膏、丹、酒多个剂型。 三、中成药 发展简史 2.两汉时期 东汉末年, 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公元 150-2 )撰写《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如理中丸、肾气丸、鳖甲煎丸、乌梅丸、麻子仁丸等, 因其疗效确切, 至今仍沿用。 3.魏晋南北朝时期 晋代葛洪(公元 261-341年)所著 《肘后备急方》 , 收藏有方剂101首, 其中成药过半, 在配方、制法上又有新 发展, 并首先使用“成药”这一术语。 4.隋唐时期 唐代药王孙思邈(公元 581-682年)所著《千金方》及《千金翼方》分别收载有成方5300首和 首, 其中著名 有磁朱丸、紫雪丹、定志丸等。剂型有丸、散、膏、丹、灸剂等。 宋金元时期 宋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 制药规范(成药药典)。收载中成药788种, 如清心开窍 至宝丹、疏肝解郁 逍遥散、解表和中 霍香正气散等, 至今仍在应用。 钱乙 《小儿药证直诀》中, 载方 114首, 成药占 80%-85%, 这是因为儿科用药汤剂不如成药方便 缘故。 钱氏还将《金匮要略》中肾气丸去肉桂、附子改为六味地黄丸。 明清时期 明清时代医著颇多 明代《普济方》, 收载药方61739首, 其中很多是成方, 并按《圣惠方》 格式对外用 膏药、丹药及药酒列专篇介绍。 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 虽以药品为主, 也很重视方剂, 附方 10000余首, 剂型近40种。 王肯堂所著《证治准绳》, 收载成方 余首, 其中二至丸、水陆二仙丹等沿用至今。 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 收方400余首, 其中成药211种, 如治口腔咽痛 冰硼散、外敷疖肿 如意金黄散等, 疗效显著。 清代温病学派 形成更促进了方剂学和中成药 发展。吴瑭在《温病条辨》中, 发明了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银翘散, 疏散风热、宣肺止咳 桑菊饮, 清热开窍、镇心安神 安宫牛黄丸等一系列中成药, 至今仍广泛用于临床, 而且还衍化成现代多个剂型.可谓长盛不衰, 发扬光大。 近代发展史 一个世纪以前, 中成药 发展处于低潮期。鸦片战争后, 西药不停传入中国, 大 西药房兴起, 经营西药, 规模庞大。而中成药 生产多在私营国药店, 前店后作坊, 设备简单, 加工技术落后, 产量低, 处于竞争 劣势。但因为中成药特有 疗效, 深得国人 信任, 它 生产和应用仍然有一定缓慢发展。 北京同仁堂3 来, 其药品以制作精细、优质高效著称, 享誉中国外, 生产种类达 1170多个, 有上百种名牌产品如安宫牛黄丸、苏霍香丸、大活络丸及同仁堂药酒等中成药。 1889年刊《同仁堂药目》 , 记载495种中成药配方及制作工艺。 武汉叶开泰以参桂鹿茸丸、八宝光明散、虎骨追风酒等著名。 杭州胡庆余堂刊有《胡庆余堂雪记丸散全集》, 载丸、散、膏、丹、酒、露等成方400余种。 苏州雷允上诵芬堂创建于 1754年, 以六神丸、小金丹, 行军散等扬名于世。 重庆桐君阁创建于 19 , 经销丸、散、膏、丹240馀种。 上海中药店在 1840年有70余家, 1930年有350家, 1945年有778

文档评论(0)

181****85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