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将获得者袁隆平
一、教学目标
通过速度课文,把握袁隆平的主要事迹。
通过合作交流,了解通讯的写作特点和方法。
通过联系实际,感悟袁隆平的人格魅力和伟大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通讯的写作特点和方法,感悟袁隆平的人格魅力和伟大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这是一个离奇又朴实的梦,大家知道做这个梦的人是谁吗?——袁隆平。对这就是他的“禾下乘凉梦”。
那么对于袁隆平我们有什么了解呢?
“杂交水稻之父”“90后”
大家只知称号,却并不了解这称号背后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袁隆平的一篇人物通讯,了解“杂交水稻之父”在水稻培育上的一路艰辛和伟大成就。
(二)学习活动一:概括事件 感知人物形象
请同学们速读文本,小组分工合作,填好以下表格。要求:表达时简洁流畅 ,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时间3分钟)
任务分配
概括具体事件
(时间+地点+人物+做了什么事)
主要精神品格
(一)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1组和2组
(二)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
3组和4组
(三)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
5组和6组
(四)饥饿的威胁在退却
7组和8组
(三)学习活动二: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及写作方法
提问:为什么作者只选择这样的几件事?(典型性)
1.他返回试验田对那些出现分离的稻株进行研究,高的、矮的、早熟、迟熟……一一做了详尽记录。经过反复统计计算,袁隆平证明,这次发现完全符合孟德尔的分离规律。(清晰的记叙)
2.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生动的细节描写)
3.袁隆平的实践让他发现了真理:只要探索出其中规律,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稻,也就一定能把这种优势应用到生产上,从而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
4.凡是涉及不顾农民利益,无视事实的事,他都能挺身而出毫不含糊地阐明事实,至于是不是得担风险,袁隆平在所不计。
和以下句子对比区分:
3.袁隆平的实践让他发现了真理:探索出其中规律,就能培育出人工杂交稻,也就能把这种优势应用到生产上,从而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
4.涉及不顾农民利益,无视事实的事,他能挺身而出阐明事实,至于是不是得担风险,袁隆平在所不计。(人物更加清晰深刻)
5、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杂交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100千克左右。1976──1991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19亿多亩,增产粮食近2000亿千克。
6、1997年,袁隆平提出了超级杂交稻选育的指标、株型模式和技术路线,选育出一批具有超高产潜力、米质优良的亚种间苗头组合,小面积最高产量达每亩1139千克(每公顷日产107.4千克),达到了日产量100千克/公顷的超级稻产量指标。如果按年推广2亿亩计,年增粮食可养活7000多万人口。(真实性)
作者选取典型性的事件,采用记叙、描写、议论、说明等多种形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鲜活生动的袁隆平站在了我们面前。
(四)学习活动三:拓展延伸 感悟人格魅力
材料展示:
1.父亲和岳母去世时未能送终,母亲病重时,他也未能在病床前尽孝。
2.老大出生时,他正一头扑在稻田里培育雄性不育株,却无暇顾及在痛苦中分娩的妻子和那在流血的母腹降生的婴儿。
3.老二出生才三天,可怜的妻子,连下床的力气都没有,他就踏上了第一次南繁之旅。
4.老三出生后,他长时间不在家,终于抽空回了一趟家,迎接他的却是幼儿惊骇的眼神。
5.上世纪70年代里唯一一次请假还是妻子突发病毒性脑炎的时候。
要求:袁隆平的事迹和精神让我们感动,让我们佩服,请以“袁爷爷,我想对您说”开头为他写封短信,表达自己的敬仰和感谢之情。
小结:伟大的通讯中必然站立着伟大的人,伟大的通讯底座是伟大的情怀!
回顾文本,我们一起来给人物通讯下一个定义:
人物通讯就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借助多种表达方式,具有典型性、完整性、生动性、深刻性、真实性特点,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
五、作业
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你认为当今社会还有什么人是“中国的脊梁”,请搜集他们的事迹,整理一下。
六、板书设计
人物通讯
记叙 典型性
描写 生动性
议论 深刻性
说明 真实性
学情分析
对高一学生而言,“人物通讯”是一种新文体,所以上好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体育与健康_排球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物理_匀变速直线运动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物理_匀变速直线运动复习课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生物_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生物_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音乐_贝多芬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音乐_贝多芬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物理_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物理_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美术_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喜看稻菽千重浪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美术_20世纪中国画的创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英语_The Return of the Champions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英语_The Return of the Champions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赤壁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赤壁赋》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雨霖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历史_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最近下载
- 2025年危险品水路运输从业资格考试复习题库资料(浓缩500题).pdf
- 标准图集-苏S13-2022 预制混凝土排水检查井.pdf VIP
- T/CSWSL 036-2024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pdf
- 2025至2030中国宫颈癌疫苗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docx VIP
- 2025至2030汽车防爆膜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docx VIP
- 2025至2030热熔线标涂料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报告.docx VIP
- 2021年禁毒社工招聘考试试题.doc VIP
- 医院病理技师礼仪与病理诊断.pptx VIP
- 2021年度禁毒社工招聘考试试题.doc VIP
- 《十二公民》剧本.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