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O/G/O 情景: 法医在某重大命案的嫌疑人K的牛仔裤和衬衣上发现了极少量可疑血迹,但需进一步确认该血迹是否来自本案的被害者。。。 方案1: 分析可疑血迹的血型是否与被害者血型吻合 方案2: 提取可疑血迹中的DNA,分析DNA是否与被害者的DNA吻合。 方案3: 严刑拷打! ? ? 人教版选修一 专题5 课题1 DNA粗提取与鉴定 导【课程标准】(2分钟) 1、本课题通过尝试对植物或动物组织中的DNA进行粗提取,了解DNA的物理化学性质。 2、理解DNA粗提取以及DNA鉴定的原理。 【课题重点】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方法。 【高考导航】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原理、材料的选取及注意事项等方面,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 思【基础知识梳理】(8分钟) 自学课本P54——P57内容,根据学案提示,对照课本进行勾画标注。 要求:专业术语着重标示,问题题目对应写上。 议【课堂提升】(12分钟) 要求: 1.讨论学案【课堂提升】部分 2.组长负责组织好本组的讨论,指定发言人,掌控进度 3.发言人负责记录本组的讨论结果,汇总整理 4.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发言,主动配合 四、展(9分钟) (一)口头展:【课堂提升一】(3分钟) 要求:1.根据预习成果,快速回答提升一的问题,站起来最快的同学首先回答。 2.其他组可以补充完善。 (二)书面展:【课堂提升二】(6分钟) 要求:1.每组选派代表到黑板上进行书面展示。 2.每组选派代表,点评(或质疑或补充)展示的内容。 口头展: 1、进行DNA粗提取与鉴定试验中,下面哪种材料合适?并说明原因。 鱼卵、菜花、香蕉、鸡血、哺乳动物的红细胞、猕猴桃、洋葱、豌豆、菠菜、在液体培养基培养的大肠杆菌 菜花、香蕉、鸡血、洋葱、豌豆、菠菜、猕猴桃合适 鱼卵:DNA 含量少,染色体只为正常体细胞中的一半;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在液体培养基培养的大肠杆菌:DNA含量少 口头展: 2、DNA析出过程中,加入冷却的酒精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①抑制核酸水解酶活性,防止DNA降解; ②降低分子运动,使DNA易形成沉淀析出; ③低温利于增加DNA分子柔韧性,减少断裂。 口头展: 3、实验中三次使用2mol/L的NaCl溶液的目的。 第一次是向滤液中加入NaCl,使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为2mol/L; 第二次和第三次均是直接用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NaCl溶液溶解含DNA的丝状物。 书面展: 1、实验中四次过滤的比较 项目 第一次过滤 第二次过滤 第三次过滤 第四次过滤 滤液中 含DNA的核物质 DNA 溶于0.14 mol/L的NaCl溶液的杂质 DNA 纱布上 细胞膜、核膜等残片 不溶于2mol/L的NaCl溶液的杂质 含DNA的粘稠物 不溶于2mol/L的NaCl溶液的杂质 过滤前加入的物质 蒸馏水 NaCl溶液 蒸馏水 NaCl溶液 过滤目的 去除细胞膜、核膜等杂质 去除不溶于2mol/L的NaCl溶液的杂质 去除溶于0.14 mol/L的NaCl溶液的杂质 去除不溶于2mol/L的NaCl溶液的杂质 书面展: 2、解释提取DNA的实验操作中主要步骤的目的。 操作步骤 目的 选材 选取DNA含量较高的生物材料,否则会由于实验过程中或多或少的损失造成检测的困难 DNA释放与溶解 实验成功的关键,要尽可能使细胞内的DNA全部溶解 DNA纯化 根据DNA的溶解、对酶及高温的耐受性等,最大限度地将DNA与杂质分开 对DNA进行鉴定 对整个实验结果的检测 预设展:(2分钟) 1、如何确定是否提取出了DNA? 2、从细胞中提取某种特定的蛋白质与提取DNA一样容易吗?为什么? 预设展: 1、如何确定是否提取出了DNA? 观察提取的DNA颜色,如果不是白色丝状物,说明DNA中的杂质较多; 二苯胺鉴定出现蓝色说明实验基本成功,如果不呈现蓝色,可能所提取的DNA含量低,或是实验操作中出现错误,需要重新制备。 预设展: 2、从细胞中提取某种特定的蛋白质与提取DNA一样容易吗?为什么? 提取蛋白质难度大。因为: ①蛋白质对温度、盐浓度、PH等条件要敏感得多,很容易失活; ②蛋白质空间结构多种多样,理化性质各不相同,使得蛋白质的提取没有一种统一的方法,只能根据特定蛋白质的特性摸索提取条件,设计特定的方法。 L/O/G/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英语_英语名著阅读之读后续写 Witches' Loaves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英语_英语名著阅读之读后续写 Witches' Loaves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历史_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地理_中国海洋发展战略及意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地理_中国海洋发展战略及意义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青蒿素:人类疾病进步的一小步》与《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青蒿素:人类疾病进步的一小步》与《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群文阅读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通用技术_工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通用技术_工艺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体育与健康_足球斜传直插二过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