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总论》教学大纲.docx

《外科学总论》教学大纲.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科学总论》教学大纲 Surgery general introduction 课程编号:020103B7 学 时: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授课21学时,外总实验15学时。 学 分:2学分 适用专业:供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使用 前言 外科学总论是临床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外科各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各项基本技能操作,主要由外科学基础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手术学)两部分组成。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外科学总论的内容也不断地更新和增加,因此教学大纲的修订实属必要。作为《外科学总论》授课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纲领,教师在课程讲授时必须保证完成大纲中的基本要求,不得任意删改。教师应依此大纲为依据,认真写好备课教案。对学生的考试,也应以大纲为依据进行命题。 本教学大纲以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外科学》第七版为基础,按照章节顺序修订而成,对部分章节内容进行了更新、修改和必要调整、增删。对于与相关学科内容重复和可以自学的予以压缩,如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只要求讲解临床应用;而绪论、疼痛治疗、移植、显微外科及内镜外科等章节则安排在第二课堂(见习或实习的初期)讲授。这样在总的理论授课时数不变的情况下,突出对学生临床技能的培训,以解决课程改革中出现的外科学授课内容较多与理论授课学时减少之间的矛盾。 通过外科学总论理论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外科学基础和外科常见疾病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注重学科新理论、新观念及新进展的介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外科学总论手术学部分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外科手术学的基本操作技术,培养学生严格的无菌技术和无瘤观念,以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 本大纲为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的外科学总论教学而制定。 本大纲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1学时;实验教学15学时。 第二课堂包括:第二临床学院外科教研室各二级学科示教室、临床技能中心及手术示教室。 外科学总论授课时间分配表 章 节 内 容 授课学时 1 绪论 第二课堂 3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 3 4 输血 第二课堂 5 外科休克 3 6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第二课堂 7 麻醉 3 8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第二课堂 9 疼痛治疗 第二课堂 10 围手术期处理 1 11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 2 12 外科感染 3 13 创伤 1 14 烧伤、冷伤、咬螫伤 2 15 显微外科 第二课堂 16 肿瘤 3 17 移植 第二课堂 18 内镜外科 第二课堂 手术学 无菌术 外总实验 手术学 打结、认器械 外总实验 手术学 阑尾切除术 外总实验 手术学 离体肠管吻合术 外总实验 手术学 石膏绷带术 外总实验 说明:每学时40分钟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标] 了解外科学的范畴、发展史、现状以及发展方向。 传授学习外科学的观点和方法。 [教学内容](第二课堂讲授) 外科学的范畴,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外科学的发展史,当代中国的外科成就,外科现状、发展方向,怎样学好外科学。 [学时]2学时 [教学方法] 见习实习讲授 第二章 无菌术 [教学目标] 掌握无菌术的概念和原则;灭菌与消毒的区别。 熟悉常见灭菌、消毒法的方法、条件及注意事项。 掌握手术人员和病人手术区域的准备方法和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教学内容] 手术学讲授:无菌术的定义、内容和常用方法;手术器械、物品、敷料的灭菌、消毒方法、条件及注意事项;手术人员的术前准备和病人手术区域的准备;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手术室的管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时] 3学时 [教学方法] 视频、示教 第三章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 [教学目标] 了解体液和酸碱平衡的调节及其重要意义。 熟悉水、钠代谢紊乱的临床类型。 掌握等渗性缺水、低钾血症的外科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熟悉酸碱平衡失调的临床类型。 掌握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掌握外科病人体液失调的综合防治方法。 [教学内容] 外科疾病中体液和酸碱平衡的调节和维持机制及其重要性;各型缺水(等渗、低渗和高渗性缺水)、低钾、高钾血症、和酸碱平衡失调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体液平衡失调的临床处理基本原则。 [自学内容] 体内钙、镁、磷异常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学时] 3学时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四章 输血 [教学目标] 掌握输血的适应证、并发症及其防治。 熟悉成分输血的优点及其主要制品的临床应用。 [教学内容](第二课堂讲授) 外科输血的适应证和途径;输血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其防治; [自学内容] 血液成分制品及成分输血的优点;自体输血种类及其应用方法。 [学时] 1学时 [教学方法] 见习实习讲授 第五章 外科休克 [教学目标] 了解外科休克的分类与病因。 熟悉外科休克的病理生理和微循环变化。 熟悉外科休克的临床表现与微循

文档评论(0)

CUP20080131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北京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具有十余年工作经验,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相关工作,熟悉高校教育教学规律,注重成果积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