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知识点及总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系统解剖学知识点及总结资料,医学解剖资料

一、骨的分类 根据外形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类。 1. 长骨long bone 中部细长称为体或骨干, 体内的腔称骨髓腔, 容纳骨髓。骨的两端膨大称为骺, 骺表面有光滑的关节面。骨干与骺邻接的部分称干骺端。长骨多见于四肢,如股骨和肱骨。 2. 短骨short bone呈立方形,如手的腕骨和足的跗骨。 3. 扁骨flat bone呈板状,如颅盖骨、胸骨、髓骨等。 4. 不规则骨irregular bone ,如椎骨和某些颅骨。 二、骨的构造:是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并有血管和神经分布。 1. 骨质 bone substans分骨密质compact bone和骨松质spongy bone。颅盖骨的骨松质称为板障。 2. 骨膜periosteum是被覆于骨内、外面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的膜。分布于除关节面以外整个骨外面,对骨的营养、生长或再生具有重要作用。 3. 骨髓bone marrow充满于长骨的髓腔和骨松质的腔隙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red bone marrow有造血功能,含有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其他幼稚型的血细胞。 黄骨髓yellow bone marrow 见于5岁以后的长骨骨干中,含大量的脂肪组织,失去造血活力。成人红骨髓主要分布于长骨的两端、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的松质内,如肋骨、胸骨和椎骨等处。这些地方的红骨髓可终生保持。 临床上常在髂结节、髂后上棘和胸骨等处穿刺取样,检查骨髓。 三、骨的化学成分及物理特性 骨的化学成分包括有机质和无机质。 有机质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无机质使骨具有硬度。 年龄愈大,无机物的比例愈高。因此,年幼者骨易变形,年长者易发生骨折。 一、躯干骨 躯干骨包括26块脊柱骨(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12对肋和胸骨。 (一) 椎骨vertebrae 1. 椎骨的一般形态 典型椎骨由位于前方的椎体和后方的椎弓构成。椎体和椎弓共同围成椎孔, 各部椎孔相连成椎管。 椎弓前部缩窄的部分为椎弓根,后部较宽的部分为椎弓板。从椎弓板上发出7个突起:正中向后伸出的一个棘突,向两侧突出的一对横突,两侧向上的一对上关节突和向下的一对下关节突。 2. 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1) 颈椎cervical vertbral:椎体小,椎孔大。横突根部有横突孔,横突的未端前后各有一结节。第2-6颈椎棘突未端分叉。 2) 胸椎throacic vertebrae 椎体呈心形,在椎体的后外侧上、下缘各有一半圆形肋凹。横突未端前面有横突肋凹。棘突细长向后下方倾斜。 3) 腰椎lumbar vertebrae:椎体大,椎弓发达,棘突呈板状,水平伸向后。 4) 骶骨sacral bone:由5个骶椎愈合而成,呈倒置的三角形。底向上,底的前缘中份向前突,称岬promontory。骶骨前面光滑微凹,有4对骶前孔。背面隆凸粗糙,有4对骶后孔。由骶椎椎孔连接成骶管。骶管向下开口于骶骨背面下部的骶管裂孔,裂孔两侧向下的突起称骶角。骶骨侧有耳状面与髂骨耳状面相关节。 (二) 胸廓thorax 胸廓由胸椎、肋、胸骨和它们之间的骨连结共同构成。 1. 肋ribs 上7对肋骨的前端借助软骨连于胸骨,称真肋。第8-10对肋骨的前端借助软骨连于上位软骨,形成肋弓costal arch, 称假肋。第11、12对肋前端游离,称浮肋。 2. 胸骨sternum属于扁骨, 自上而下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柄和体连结处形成微向前凸的角, 称胸骨角sternal angle, 两侧连第2肋软骨。 (三) 躯干骨的重要骨性标志 1.颈静脉切迹在胸骨柄上缘, 左、右锁骨内侧端之间,与 第2胸椎体下缘线平齐。 2.胸骨角是胸骨柄与胸骨体相连结处微向前凸的角, 两侧接第2肋软骨,是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可与第4胸椎体下缘平齐。 3.肋弓由第8-10肋软骨依次连于上位肋软骨, 形成左右肋弓。是临床上腹部触诊的重要标志。 二、颅 skull (一) 颅的组成 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脑颅骨包括成对的顶骨和颞骨; 不成对的额骨、蝶骨、枕骨和筛骨, 共8块,围成颅腔, 容纳脑。面颅骨包括成对的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腭骨及下鼻甲骨; 不成对的犁骨、下颌骨及舌骨, 共15块,构成眶、鼻腔、口腔和面部的骨性支架. (二) 颅的整体观 1.颅顶面观 有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 2.颅侧面观 在颞窝内有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四骨交界处所构成的翼点。 3.颅前面观 (1)眶 借视神经孔、眶上裂通颅中窝。 (2)骨性鼻腔: 外侧壁自上而下有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各鼻甲下方的间隙, 分别称为上鼻道、中鼻道和下鼻道。 鼻腔周围有四对鼻旁窦, 分别开口于鼻腔。其中额窦、上颌窦和前筛窦、中筛窦开口于中鼻道; 后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4.

文档评论(0)

youmeu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执业医师持证人

文档随时下架,尽快下载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2月2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执业医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