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病例讨论.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病例讨论 第一页,共39页 基本资料 男性,67岁,发现血压升高1年 双下肢无力、尿少、全身皮肤出血4天 在当地医院治疗2天,考虑为“脊髓炎” 第二页,共39页 来诊时体格检查(1) T 36.4 ℃, P82 次/min, R 20 次/min, BP 131/71 mm Hg, 肥胖体型, 神清, 言语清晰 全身皮肤粘膜出现散在粟粒样大小的出血点, 尤以胸腹部为主 双侧瞳孔等大, 对光反射灵敏;口角无歪斜, 伸舌不偏 颈软;胸廓对称, 呼吸运动平稳, 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扩大, 心率82 次/min, 律齐, 心音有力, 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第三页,共39页 来诊时体格检查(2) 腹肌软, 无压痛及反跳痛, 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肿大, 肠鸣音减弱, 1~2 次/min。肛门、外生殖器未见异常 神经系统检查: 双上肢肌张力正常, 肌力Ⅴ级, 腱反射正常;双下肢肌张力正常, 肌力0 级, 腱反射消失。腹壁反射消失, 浅感觉在胸5 以下水平消失;胸6 以下音叉震动觉减退, 胸8 水平以下音叉震动觉消失 第四页,共39页 辅助检查(1) 血常规:WBC19.8×109/L, N 0.831, HGB 109 g/L, RBC 3.5 ×1012/L, HCT 0.310, PLT 25×109/L; 血生化: Na+114 mmol/L, K+ 4.6 mm ol/L, Cl- 83mmol/L, Cr 820 umol/L, BUN 50 mmol/L, Ca2 + 1.95mm ol/L, GOT 50 U/L, GPT 44 U/L, TP 50 g/L, ALB 29g/L, GLB 21 g/L, LDH 893 U/L, TBI 22.3 mmol/L, DBI13.8 mmol/L; 第五页,共39页 辅助检查(2) 尿常规:比重1.015, 隐血( ++++) , RBC ( +++) , 蛋白( ++) ; 凝血酶原时间, 部分凝血酶活化时间,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均在正常范围内; 胃液潜血( ++++) ; 脑脊液常规、生化各指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 第六页,共39页 初步诊断 双下肢截瘫, 脊髓血管性病变? 肾功能衰竭, 尿毒症;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第七页,共39页 处理 留院观察 对症支持治疗 完善以下检查:双肾彩超明确肾脏形态及肾动静脉血流,腰椎CT平扫/胸腰椎MRI明确腰椎及脊髓情况 第八页,共39页 检查结果(1) 双肾彩超: 左肾大小、位置正常。实质回声正常, 皮髓分界清楚, 集合系统正常, 无局灶性病变。右肾大小、位置正常。皮髓分界欠清楚, 集合系统正常, 无局灶性病变。双肾门血流通畅 第九页,共39页 检查结果(2) 胸腹主动脉CT 增强+三维成像: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3 型) : 上缘累及左侧锁骨下动脉, 向下累及左侧髂内动脉, 主动脉弓水平以下假腔内见附壁血栓, 大部分呈动脉内膜环状剥离 第十页,共39页 检查结果(3) 胸腰椎MR 平扫+增强: 胸腰段脊髓明显肿胀, 其内灰白质分界模糊, 中央管略扩大, T2W1 平扫信号增高, 但平扫及增强扫描髓内未见异常强化灶。所见胸腹主动脉管径明显增宽、直径约4 cm, 其 内可见弧形稍高信号影, 直径约1.7 cm 第十一页,共39页 胸腹主动脉CT 增强+三维成像: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3 型) , 上缘累及左侧锁骨下动脉, 向下累及左侧髂内动脉, 主动脉弓水平以下假腔内见附壁血栓, 大部分呈动脉内膜环状剥离。 第十二页,共39页 第十三页,共39页 第十四页,共39页 入院后肾功能、血小板变化情况 第十五页,共39页 入院诊断: 主动脉夹层(3型)并截瘫 急性肾功能衰竭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第十六页,共39页 处理: 转血管外科行手术治疗 随访结果:家属因经济原因放弃手术治疗,自动出院;出院时肾功能、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内 第十七页,共39页 思考一:主动脉夹层分型及临床表现 主动脉夹层是循环中的血液经动脉内膜裂口进入血管壁, 导致动脉内膜广泛撕裂 传统分型方法: 第十八页,共39页 其它分型方法: 第十九页,共39页 Stanford B型夹层 (1) 降主动脉的扩张部位 B1、B2、B3 (2)主动脉弓部有无受累 C型、S型 (3)根据实际情况排列组合 如B1C 第二十页,共39页 临床表现 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 突发严重的胸或及背痛是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特征性表现, 90%以上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急诊就诊时主诉严重的撕裂样疼痛, 而仅有一小部分患者有轻微疼痛甚至根本无疼痛 大约80% StanfordA 型的病人有严重的胸痛, Stanford B 型的病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