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基础专题知识讲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药学基础专题知识讲座;第一节生药 分类 ;3.按化学成份分类 依据生药中所含 有效成份或关键成份 类别来分类, 如黄酮类成份 生药含生物碱类成份 生药含挥发油成份 生药等﹙表9-1﹚。 4.按药理作用或中药功效分类 依据生药 药理作用或中药功效来分类﹙表9-2﹚。如按现代药理作用分为: 作用于神经系统 生药作用于循环系统 生药等, 或按中药功效分为清热药解表药祛风湿药等等。 5.其她分类方法 古代本草文件中《神农本草经》按药品毒性和用药目 不一样以上中下三品分类。现代文件中《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药志》等均按汉字名 笔画进行分类编排, 这是一个最简单 分类法, 便于检索。 ;表9-1生药 化学成份分类表;表9-2生药 中药功效 分类表;第二节生药 记载 一、记载项目;7.显微特征 记载生药在显微镜下能看到 组织结构和粉末特征, 或显微化学反应 结果。 8.化学成份 记述已知化学成份或活性成份 名称、类别及关键成份 结构与含量。 9.理化判定 记载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所含化学成份做 定性与定量测定。包含应用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10.药理作用 记述生药及其化学成份 现代药理试验研究结果。 11.功效 包含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使用方法与用量等。性味、归经与功效是中医对中药药性和药理作用 认识, 主治是指生药应用于何种疾病或在医学上 价值。 12.附注 记叙与该生药相关 其她内容, 如类同品、同名异物 生药、参杂品、伪品等, 或同种不一样药用部位 生药及其化学成份, 或含相同化学成份 资源植物等。;二、生药 拉丁名; 有些生药 拉丁名中没有要用部位 名称, 直接用原植(动)物 属名或种名。如:①部分菌藻类生药: 海藻Sargassum(属名)、茯苓Poria(属名)。②由完整动物制成 生药: 斑蝥Mylabras(属名)、蛤蚧Gecko(种名)。③动植物 干燥分泌物、汁液等无组织 生药: 麝香Moschus(属名)、芦荟Aloe(属名)。还有些生药 拉丁名采取原产地 土名或俗名, 如: 阿片Opium。 矿物类生药 拉丁名, 通常采取原矿物拉丁名, 如: 朱砂Cinnabaris、雄黄Realgar等。 现在, 有些国家 药典中, 生药拉丁名 药用部位名称则放在属、种名以后, 这么, 在依生药拉丁名次序排列时, 同一生药起源 不一样生药, 能够排列在一起, 这么便于比较。如颠茄叶Belladonnae Folium、颠茄根Belladonnae Radix等。 生药拉丁名中 名词和形容词 第一个字母必需大写, 连词和前置词通常小写。;第十章生药 化学成份及其生物合成 第一节 生物 初生代谢与次生代谢产物; 尽管多个生物体 特征有着很大 改变, 然而研究发觉合成糖类、蛋白质和核酸 路径在全部 生物中除了有微小 差异外本质上是相同 。合成这些必需 生命物质 代谢过程成为初生代谢, 所生成 物质包含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类、通常 脂肪酸类及其酯类、核酸类等成份, 成为初生代谢产物。利用这些代谢产物又会产生对生物本身常无显著作用 化合物, 成为次生代谢产物, 此代谢路径称为次生代谢。 初生代谢产物如多糖类以及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有特异而显著 生物活性, 在医药上已日渐应用。次生代谢产物如生物碱、萜类、挥发油类、酚类、醌类、内置类、苷类等则很早就作为药品加以应用, 而且伴随分子生物科学和试验技术 发展, 将会有更多 次生代谢产物被发觉和应用。;第二节 生药 化学成份 一、糖类及苷类; 1. 分类: 依据组成糖类成份 糖基个数, 将糖类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三类。 (1)单糖类 单糖类(monosaccharides)是一个含有Cn(H2O)n(n = 3~8)分子式 多羟基 醛(醛糖类aldoses)或多羟基 酮(酮糖类ketoses)。天然发觉 单糖类已达200多个, 以五碳糖(戊糖 pentose)、六碳糖(己糖 hexose)最为多见。多数单糖在生物体内以结合状态存在, 仅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等少数单糖呈游离状态存在。常见 单糖及其衍生物有下列种类(教材P110-111)。 ;(2)低聚糖类

文档评论(0)

181****85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