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我认同 自觉磨砺——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探索;自我认同; 帕尔默认为:好教师有一个共同的特质是肯定的,那就是一种把他们个人的自身认同融入到工作中的强烈意识。
与教师在扮演传道、授业、解惑者角色相比,认同是更稳固的意义来源,由自我认同组织起来的对教学“意义”的理解远比因角色组织起来的对教学“功能”的理解更深刻,也更能激发教师的教学勇气。 ; 多年的教学生涯使我们当中的人大多都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感受,那就是,如果我们以教书这一职业与别人比功名利禄,我们就毫无骄傲自豪可言,除了自卑,我们一无所有。但是,如果真正沉浸在让学生获得了一点点提升的微小喜悦中,我们会发现,正是这个职业成就了我们,拯救了我们。;叶澜教授:教育是直面人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新课程不仅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且关注每位教师的成长,新课程是师生生命共同发展的需要。……教师更要注重自己的成长,只有教师生命的潜能被激发,生命的品质获得提升,生命的价值得以实现,课改过程才能成为学生生命质量提高的过程,学生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师生互动和共同发展是新课程永远追求的目标。;当专业发展成为教师自身职业需要的时候,意味着专业发展意识的觉醒,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成长动力,滋生“充电”自觉性。从而实现“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转变。
外部环境可以发挥激励、暗示、示范、推动之功能,也可以起鞭策、警醒、诫勉之作用。然而,决定教师专业成长高度的是教师自身。;《小王子》中有这样一段话:对我而言,你只不过是个小男孩,就像其他千万个小男孩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样用不着我。对你来说,我也不过是只狐狸,就跟其他千万只狐狸一样。然而,如果你驯养我,我们将会彼此需要,对我而言,你将是宇宙间惟一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惟一的了。
不知是教育工作“驯养”了我,还是我“驯养”了教育工作,我能确定的是,多年以后,我们之间已经形成了“驯养”的联系。教育职业,已经成了我的兴趣所在,成了我的人生价值所在。;美国大诗人佛罗斯特说过:“一首完美的诗,应该是感情找到了思想,思想找到了文字。……始于喜悦,终于智慧。”
思想找到了文字,是一种怎样的喜悦?写诗如此,写文如此,做其他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是,前者,是为思想寻找文字,后者,是寻找别的载体。
对我来说,一堂课就是一首诗,当我的思想找到了恰当的表达方式的时候,当我的课堂能把我的思想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的时候,当我的方式在学生心灵溅起了阵阵涟漪,我就达到了完美。那种乐啊,甚至感到,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48年起至1970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雷夫·艾斯奎
在长达25年的时间里,雷夫一直在霍伯特小学的第56号教室担任五年级老师。该校学生大多家境贫寒,且多出自移民家庭。在极差的生源条件下,雷夫创造了惊人的教育奇迹:他只需一年时间,就彻底改变了这些孩子:他们如着迷般每天提前2小时到校,放学后数小时仍不愿离去。
他的学生不但取得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前5%的好成绩,而且个个谦逊有礼、诚实善良,长大后纷纷进入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等美国著名大学就读。
雷夫的事迹被拍成纪录片,轰动美国,他的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成为美国最热门教育畅销书之一。
;隆 ·克拉克; 李镇西,男,四川乐山人,1958年8月生,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曾荣获四川省成都市优秀专家、2000年“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提名奖。现任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 ; 干国祥, 新教育实验研究中心成员。在《人民教育》《南风窗》《教师博览》等杂志发表过各类文章,先后在《成长》等报刊开设个人专栏。加盟新教育实验后,主持新教育研究中心理论和课程研发。对新教育儿童课程,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以及理想课堂的教学框架和三重境界,新教育叙事心理学框架等领域,都有过启发性贡献,并在实践和理论上都有所建树。; 魏智渊,新教育研究中心成员,现为新教育实验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主持人,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教务长。目前主要从事教师专业发展课程研究及开发工作,曾出版有《冬去春又来》、《应试时代的教师责任》、《语文课》、《构筑合宜的大脑》【再版更名为《教师阅读地图》】等著作,并在教育类报刊发表文章百余篇。 ; 常丽华,1990年参加工作,被评为山东省淄博市语文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运动伤病的预防与紧急处理+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pptx VIP
- 养虾业养殖技术手册.doc VIP
- 标准图集-04D701-3电缆桥架安装.pdf VIP
- 医院面试康复治疗师面试问题含考察点和参考答案.docx VIP
- 讯飞翻译机中英版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催化化学-催化作用的化学基础.pptx VIP
- 基层常见病的诊疗与管理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兴趣伴成长+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pptx VIP
- 儿童,颜色,填涂画.docx VIP
- 文件筐测试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